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字在中国@国博|古老的青铜器上,铸有三千年后的歌词?

国家博物馆

|

2024-05-31 09:17:20

 

《鹿港小镇》里的这句: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

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宝用,

世世代代传香火”


“子子孙孙永宝用”,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

诸多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珍品中

也能见到:


图:伯頵父鼎

图:南宫柳鼎铭文


流行歌词和3000年前的钟鼎铭文不谋而合?


原来,子子孙孙永宝用

是古代祭祀或祈福活动中的常用语。

意思是祝福子孙后代

能够永远珍视并传承先人的遗物、遗产和智慧,

保持家族的繁荣和昌盛,

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子孙后代的祝福。

这些数千年前的文字,

很多在字形、写法上与今天的文字已有较大差异:

但仔细看,有些仍能辨认出来。

比如:王、宗、周、鼎。


图:伯頵父鼎铭文


这种被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字,

又称作“金文”“钟鼎文”,

是当时的正体文字。


为什么古人要在这些青铜器上铸造文字呢?

大约在3000年前

商末周初

中国青铜时代进入鼎盛时期

青铜范铸工艺臻于精细,

使青铜器的体量、器型和纹饰

都发展到空前的水平

商代前期,

少数青铜器上开始铸造少量铭文;

西周是青铜器铭文的全盛时期,

100字以上的铭文屡屡见于一些青铜重器。


图: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内铸铭文,共291字)


青铜器坚固,不易腐坏,

把信息记在青铜器上,

虽不能像今天互联网发文一样,

超越空间的限制去链接世界;

却能长久地留存,

很大程度上超越时间。


图:子龙鼎

西周金文的内容

往往涉及祭祀、战功、册封、

赏赐、土地流转、诉讼等,

与作器者的地位和财富密切相关。

作器者认为,

这些象征荣耀与财富的青铜器

能够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自己的功绩能够流芳百世。


青铜器铭文对今天的人们有哪些价值?


1.珍贵史料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史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青铜器从不同层面、

各个角度为我们了解西周政治、

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问题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文王受天命,武王克商,

是西周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利簋铭开篇云“武王征商在甲子朝”,

证实了武王伐纣的历史真实性,

同时簋铭记录了当日的天象,

弥足珍贵。

铸有近300字的大盂鼎,

堪称一部“活着的”史书,

大盂鼎金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2.汉字正体

青铜时代的铭文

是和青铜器一同铸造出来的,

铸造长篇铭文时,

有时候为了保持行列整齐,

还要在铭文范上划网格线,

让每个金文精准地落在小方块中,

“方块字”便如此形成。

今天我们说汉字是“方块字”,

方方正正,横平竖直,

其来源一部分就在西周的金文。

数千年来,

汉字结构代代传承。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

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

让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审美延续千年。

图:颂壶铭文


3.文化基因

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收藏的重镇,

馆藏数量众多的青铜器,

反映出中国青铜时代文化的辉煌,

是揭秘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兴盛的重要代表性物证,

是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指南和钥匙。

青铜器铭文

连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和甲骨文、篆书、隶书等形态各异的古语今言一样,

真实记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熠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辉。


图:颂壶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早已消亡,

而汉字从未中断。

在世界文字体系中,

像这样作为古老自源的文字系统沿用至今的,

只有中国的汉字。

古老的汉字见证着中华民族曲折辉煌的成长历程,

成为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青铜宝器上古老的汉字,

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感受到泱泱中华深厚绵长的文明底蕴。


参考文献:

1.《中华文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文物出版社

3.《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上册:远古至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甲骨与青铜的王朝》,作者:朱凤瀚,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商》,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西周(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7.人民政协报:让古文字“活”起来(黄德宽教授)

8.姜莹说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文化,青铜器时代文字

9.经济观察报:汉字中国展(中):刻于国宝重器上的金文,如何变成汉字今体?

10.求是:李守奎: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

11.中新社:王力之:绵延5000余年的中华文明如何证明与他人不同?

12.新华社: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