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守护妈妈的健康,从远离这个烦人的疾病开始!

腾讯医典

|

2024-05-12 09:16:02

每一次成长

都有妈妈的殷切希望

每一次挫折

都有妈妈的温暖包容

在妈妈心里 我们总是长不大

在我们眼里 妈妈们健康就好

明天是母亲节,祝愿所有的妈妈

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对于不少上了年纪的妈妈来说,有一种疾病可能会威胁自己的健康。

也许不少人听过,或者自己就得过,它就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人们初次感染这个病毒后,可引起“水痘”。而水痘痊愈后,病毒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

当妈妈们因年龄增大、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会再次“激活”,导致带状疱疹[1]。

数据显示,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位妈妈,都有得带状疱疹的潜在风险。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后,通常表现为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皮肤出现呈带状的成簇疱疹,所以,带状疱疹又被俗称为“缠腰龙”、“蛇缠腰”等。

这种皮疹或疱疹好发于脸部、胸部、腹部、背部等[1]。在出疹的同时,还可能伴有显著的急性神经痛

这种急性期疼痛,往往如灼烧、电击、刀割一般[3],可能更比妈妈经历过的分娩阵痛、类风湿关节炎甚至慢性癌痛等更痛[4],而且可能持续好几天到1个月[5]。

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产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即便皮疹消失,依然可能出现持久的疼痛,可能表现为烧灼、电击、刀割样[1]。

据估计,大约5-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或更久[6]!

持久的疼痛,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厌食等负面影响,不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增加家人的负担[7]。

一旦被带状疱疹缠上,真的让人寝食难安!

其实,带状疱疹不光“骚扰”妈妈们。

所有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而且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1]。

带状疱疹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50岁以上的人群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或因劳累、紧张、生活压力大、感染等原因,免疫功能下降,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1]。

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8]。

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9]。而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6]。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案,一般以抗病毒以及对症治疗为主,目的就是尽可能缓解疼痛,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并发症[1]。

所以,对于每一位妈妈,尤其是中老年人来说,带状疱疹的预防更加重要!

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

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不能经常熬夜,清淡饮食,提高免疫功能,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的风险。

此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是一种预防方式[2]。

愿每一位妈妈都能顺心长寿,岁岁年年,健康永驻。

"带疱健康守护"是一个致力于聚焦带状疱疹的健康科普和疾病教育的公众号。

我们专注提供科学、权威、全面的带状疱疹知识。

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及早识别、科学预防带状疱疹。为大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关注我们,一起守护健康,传递关爱!


公众如有相关医学需求,请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如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NP-CN-SGX-SMP-240006有效期至2026年5月,过期等同于作废。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12:1033-1040.

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 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8):538-543.

3.LU L, SUO L, LI J, et al.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n herpes zoster disease burde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Beijing, China [J].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18, 14(11): 2632-5.

4.KATZ J, MELZACK R. 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usefulness of the long form, short form, and short form-2 [J]. 2011.

5.TSAI TF, YAO CA, YU HS, et al. Herpes zoster-associated severity and duration of pa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in Taiwan: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J]. Int J Dermatol, 2015, 54(5): 529-36.

6.KAWAI K, GEBREMESKEL BG, ACOSTA CJ. 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herpes zoster: towards a global perspective [J]. BMJ Open, 2014, 4(6): e004833.

7.Weinke T , Glogger A , Bertrand I ,et al.The Societal Impac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n Patients, Life Partners, and Children of Patients in Germany[J].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4.DOI:10.1155/2014/749698.

8.MARRA F, PARHAR K, HUANG B, et al. Risk Factors for Herpes Zoster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J].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0, 7(1): ofaa005.

9.Li Y , An Z , Yin D , et al. Disease Burden Due to Herpes Zoster among Population Aged ≥50 Years Old in China: A Community Based Retrospective Survey[J]. PLoS ONE, 2016, 11(4):e0152660.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