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探寻阳东荔枝发展路径,新农人谭升晓的三产创业路

南方农村报

|

2024-04-29 11:13:18

荔枝是广东阳江大宗水果,双肩玉荷包则是阳江荔枝的当家品种。过去几年,广东荔枝不断北上开拓新市场。阳江市阳东区出产的双肩玉荷包,也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拓一路北上。而谭升晓的足迹,则回到了家乡,扎根于阳东这片山海交融的土地。

在阳东区雅韶镇柳西村,这位90后的新农人正在寻找一条适合阳东荔枝发展的道路。

新农人谭升晓打理高接换种的荔枝树。

子承父业种荔枝,合作社带动2700户果农

双肩隆起,皮色鲜红,“金带”环绕丰满的果身,形似荷包。剥开坚实的果皮,一口咬下,满嘴脆甜来自于晶莹如玉的果肉。“双肩玉荷包”的美名,与这颗岭南佳果的滋味是极为相称的。

在柳西村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里,望着一片枝繁叶茂,谭升晓回忆起六年前刚接手管理荔枝时的情景。

在阳东区雅韶镇柳西村,主要种植的荔枝品种为双肩玉荷包。

“施肥、打药、打花......每一个环节都要上心,再也不是帮家里人打下手的心态了。”从小耳濡目染的谭升晓,在亲历亲为管理荔枝后,尝到了这颗甜果子背后的酸辛滋味。

受限于销路,阳东荔枝几年前曾经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大年的时候卖不出去,果农们是最着急的。”针对于此,谭升晓所在的柳西水果专业合作社牵头联动周边加工厂,设立集中收购点,避免“贱价伤农”。据了解,“公司+基地(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管理模式,已带动周边的果农2700多户。

为什么选择回乡打拼?谭升晓表示,父亲谭计成给他很大的影响。作为柳西荔枝专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柳西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谭计成从事荔枝种植已经超过三十年。继续父亲的脚步,回到阳东后,谭升晓发觉,“在这片土地上,自己会有很多新的想法。”

柳西荔枝生产基地里,谭升晓正在查看荔枝树生长情况。

阳东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依山傍海,多平原、丘陵的地势,与温暖湿润的气候共同滋养出阳东荔枝的甜蜜。据统计,阳东区柳西村的荔枝种植面积约3500亩。其中,合作社里种植荔枝面积超百亩的社员就有10余户。

与父辈不同,谭升晓对荔枝种植中的细节更为敏感。“可能因为读的财务专业,会把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也更容易从中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除了熟记每一年的收购价格波动,他还细心观察可能影响荔枝生长的点点滴滴。

偏于水库一隅的生产基地,鸟鸣水吟,生机勃勃。随着周边水库的蓄水,本就雨量丰沛的土地又出现了新的小气候。“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更高了,比其他地方的双肩玉荷包还要晚熟一些。”在谭升晓看来,气候是影响荔枝收成和果农收入的主要因素。“今年春天冷的时间特别长,反反复复有五次。如果荔枝开花的时间里气温不够,成花率就会比较低。”

荔树枝头上已结出果粒。

换种高档品种,拓宽荔枝销售市场

2021年6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曾发布《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方案》,希望将相邻两年荔枝果树产量的波动幅度控制在30%以内。其中明确荔枝不同生长时期的栽培技术,提到要根据品种及产地生态气候特点,采取“轮换结果”等策略。

阳江本地也有自己的探索。在当地,地方政府和果农们一直有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采取高接换种技术,积极引进和发展其他品种,优化当地荔枝品种结构。据了解,柳西荔枝专业技术推广协会还组织荔枝专业服务队,除开展定期的荔枝病虫害防治培训外,也向果农普及高接换种技术。

目前,柳西村荔枝的生产基地内已有200余亩地完成高接换种,谭升晓是其中的带头者。“如果动作太大,就可能面临荔枝断产。”谭升晓向记者表露了担忧。相较于传统从嫁接到挂果大概需要四年的时间,高接换种方式也需要两至三年才可达到荔枝树开满花絮的状态。

高接换种后的妃子笑荔枝成花率达到九成。

为什么选择糯米糍、仙进奉、冰荔等荔枝品种作为改良计划的第一步?谭升晓解释,一是因为这些品种比较优质,市场接受度高;二是因为相比于珠三角主产区,阳东的上市时间会更早,可以抢占市场先机。

 对于品种改良,果农们则看法不一。有荔枝种植户认为本地品种双肩玉荷包想要卖出好价格,关键在于提高果园的管理水平。而在谭升晓看来,如果只注重农业管理,忽略销售和市场,“连农药、肥料的成本都收不回来。”记者粗略计算后发现,如果将地租计算在内,柳西荔枝生产基地的双肩玉荷包种植成本需要1.5元/斤左右。

“现在消费者更喜欢买核小的荔枝品种。双肩玉荷包果核较大,即使口感更好,也不如接近无核的荔枝有噱头、有市场。”谭升晓表示,作为运用新技术的“出头鸟”,近两年也有尝试劝服合作社的其他果农采取高接换种,向市场的偏好靠近。

依托荔枝种植,生产基地还开展蜜蜂养殖。

影响谭升晓这方面看法的,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于2019年启动的“12221”市场营销体系。中间那个“2”的所指就是,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阳江市阳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提到,“阳东的地理位置优越、农产品品类众多,将阳东打造为农产品产、销集散地,是具有先发优势的。”

这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一反“重生产、轻市场”的惯性思维,在统一农业干部思想的同时,也指导着新农人的前进方向。在广东不甚稀奇的双肩玉荷包、妃子笑,一路向北,跨越群山,反而得见天高海阔。

作为最难储运的水果之一,荔枝保鲜面临着“15天难题”。“卖到北方去,那里的人开始都很惊讶,原来荔枝是红色的,以前他们都以为荔枝是黑褐色。”谭升晓表示,近三五年,随着荔枝保鲜和储运技术的发展,阳东地区的新鲜荔枝主要销往江浙、陕西、北京等地。

白居易笔下“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的荔枝,通过分拣加工设备被区分为优质、普通、劣等果后,迅速进入生产基地的田头冷库,那一口原汁原味的清甜得以留住。

除了探索鲜果北运外,谭升晓还致力于发展荔枝干产品。“目前合作社除了建有冷库,还投建了烘房,可用于生产荔枝干。有了加工链条延伸,可以很好的为荔枝销售兜底。”

发展自驾采摘,周末入园超200人次

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摆在谭升晓面前:如果品种没有形成规模,便会失去定价权,不走量就无法吸引珠三角以外的荔枝收购商;而把所有筹码都压在双肩玉荷包上,则会放大市场偏好、气候、冷链物流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冷链物流不完善,加之天气影响,就会限制荔枝销售的市场半径。”据谭升晓回忆,去年阳东双肩玉荷包是“大年”,收购价也很不错,基本有5元/斤,最高可以达到10元/斤。但由于台风刚过,湿着上车的荔枝很多都发了霉。“荔枝采摘期只有20天左右,也没法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晒一晒。”

面对这样的两难,谭升晓走出了属于阳东荔枝的第三条道路。“不单是做大宗卖出,还希望吸引周边的居民游客来采摘荔枝。”完成高接换种的200亩地不仅是为了覆盖早、中、晚熟品种荔枝,也是他撬起阳东农文旅融合的一个支点。

这是新农人的敏锐嗅觉:阳东的农业发展不能仅靠一产,走三产融合路线才能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作为阳江市阳东区的“南大门”,雅韶镇不仅有临海优势和资源禀赋,还具备近郊的区位优势。“来我们这边周边游的人很多,尤其是周末。”与谭升晓童年的记忆相比,“现在道路更宽了,环境也更美了。”

在谭升晓经营的家庭农场,来客可以亲身体验桑葚采摘。

看准这一点后,他在荔枝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成了20余亩的桑葚园、10余亩的圣女果园,并将于今年再扩建50亩。“我们不收门票,游客来采摘桑葚的价格约20元/斤。春天的采摘期时,周末流量能达到200人次。”

今年4月,雅韶镇举办桑葚种植技能专题培训班,作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谭升晓的父亲谭计成向当地种植户讲解桑葚品种选优、栽培技术等知识。

30余名种植户参与桑葚种植技能专题培训班活动。

接下来,谭升晓还考虑与加工厂合作,打造自有的桑葚酒品牌,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希望能够带动合作社的其他人。种荔枝的话,逐步高接换种成岭丰糯这种核小的。也想和更多种植户交流探讨‘桑葚种植+衍生经济产品’的新模式。”

【撰文】实习生 徐臻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