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理上网来】东平知政 | 读懂佛山文化看见文化佛山

纷享佛山

|

2024-04-18 11:35:51


凌晨四点半,城市还在熟睡,容边排骨饭的门口已排起长队——这是作为“美食之都”的佛山。

叶问堂里,游客使用AR设备,跟着“电子叶问”挥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这是作为“功夫之城”的佛山。

二月二龙抬头,古村河道,龙舟竞渡,你争我赶——这是作为“龙舟之乡”的佛山。

三月三北帝诞,北帝出巡,祖庙庙会,热闹非凡——这是作为“岭南广府文化发源地”的佛山。

……

佛山是一座怎样的城市?生活在佛山的九百六十万人,可以有九百六十万种不同的答案。城市是一块拥有无数切面的宝石,每个人都只能看见其中一个切面;但总有一些共通的东西闪烁其间,那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精神。

在佛山,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陶艺文化、工匠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祖庙文化、忠义文化等“十大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已刻印进这片土地、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

从弘扬“十大传统文化”开始,看见一个文化佛山。


以传统文化回答“何以佛山”


佛山何以佛山?惟有传统文化能给出答案。

传统文化是根,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从何处来。佛山这一名称,就来源于一件历史掌故。当佛山还叫季华乡时,乡民们在一座“夜放金光”的山冈上,挖出了三尊铜佛,遂供之经堂、建塔崇奉,并改乡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于唐”的由来,是每个佛山人应当知道的典故。

传统文化是魂,在时间长河里赓续传承。九江扒龙舟自清代起盛行,现存最早的下西村“翘南洛溪社”龙舟,至今已有300年历史,目前仍有156支龙舟队散布在各村居,赛龙舟(九江传统龙舟)省级非遗传承人朱石明说:“传承文化要从‘细路哥’(小孩)抓起,由子及孙,一代又一代赓续下去。”

传统文化是线,牵连着血脉相通人们的心。祖庙是佛山绵长历史的见证,也是佛山人的精神皈依。自宋、元起,祖庙便成为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历史上,诸多影响佛山命运的关键决定都在祖庙做出;直到现在,每年秋祭大典,天南海北的佛山乡亲、耆老贤达都会前来参加。

不经由传统文化,就不能真正读懂佛山。


从“硬核城市”到“文武双全”


不少硬核工业城市,正努力向“文武双全”的方向发展。

西部制造重镇重庆,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邀约大家用一句城市精神表述语凝结城市之美、振奋城市精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庆把“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列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培育重庆文化新标识”。这座靠“轻轨穿楼”“5D魔幻城市”火出圈的老牌网红城市,努力向深处探寻精神密码。

作为全国率先拥抱近现代工业文明城市之一的淄博,除了有烧烤红遍全网,还在大力推介齐文化,努力实现城市IP的内外兼修。历史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播出,齐文化节已开办二十届……淄博将弘扬齐文化作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龙头,书卷香与烟火气共同成为淄博的文化名片。

制造业强市无锡,提出“建设人文与经济、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融赋能的文化名城”。打造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举办江南文脉论坛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无锡从文化传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方面协同发力,努力建设一座文化强市。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规模、发展能级等硬实力固然重要,但文化、气质、精神等软实力同样不容忽视。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既要拼硬实力、也要拼软实力的“下半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要生产,也要生活。


从“文化传承”到“文化激活”


弘扬传统文化并非易事,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已陷入缺少受众、后继无人的困境。前不久,佛山+客户端发起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排在“十大传统文化”之首的粤剧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反而最不受了解,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弘扬传统文化,要实现从“传承”到“激活”的路径转变。如果传承只是原封不动、完全照搬式的,那就只适合呆在博物馆里;事实证明,将几十年甚至百年前诞生的作品,直接复制粘贴下来,结果只能是被观众抛弃、被市场淘汰。

弘扬“十大传统文化”,关键是用作品说话。功夫文化享誉全国,离不开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功夫文化IP的大获成功,《精武门》《猛龙过江》《叶问》《黄飞鸿》系列等电影创造的荧幕形象深入人心,至今影响巨大。任何文化、精神,都要靠物质载体来传播、发扬,激活“十大传统文化”,要拿出具有佛山辨识度的精品力作。

弘扬“十大传统文化”,要让观众变主角。在佛山,你不只是观众,总有一款活动适合你:春天行通济,夏天赛龙舟,秋天秋色巡游,在南风古灶DIY陶艺,逛祖庙庙会,在街头巷尾探寻美食……佛山有1万多名武术从业者、每年超过500场龙舟赛事、顺德每30人中就有1名职业厨师,每种“十大传统文化”,都有一批数量可观的从业者、爱好者。

弘扬“十大传统文化”,离不开年轻人。无论作为受众或传承者,弘扬传统文化都离不开年轻人。“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了”,是许多传统文化消逝最直接的原因。“十大传统文化”每一种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意蕴深长,每一种都是一座富矿、一把钥匙、一座桥梁,值得年轻人了解、喜欢、学习。如何让年轻人爱上这些传统文化,是一道有意义、有意思的必答题。


以文化精神凝聚“走在前列”强大动力


弘扬“十大传统文化”的意义,远不止文化本身。

龙舟文化蕴含“走在前列”的基因,挥桨竞渡、勇赶前列,百舸争流、竞标争先。“走在前列”是价值观,更是方法论,是佛山一以贯之的做法、要求、目标。

工匠文化敬信重业、精益求精,是佛山这座“帝国铁都”古老而又现代的工业文明印记。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永远需要工匠文化、专注精神,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功夫文化刚柔并济、自强不息,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要有刚柔并济的方式、稳扎稳打的定力,蹄疾步稳推进工业技改、数字化转型等工作;也需要唯快不破的出手速度、出奇制胜的思路打法,以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

弘扬“十大传统文化”,既是在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也是在让优秀传统文化映入现实生活。“十大传统文化”积淀着佛山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能凝聚起佛山一以贯之“走在前列”的强大动力。


知政主笔/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见习记者 陈伯青

"佛山论见 理上网来"网络评论生态圈集纳全市网络评论栏目,全方位展示优质网评作品,旨在打造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共识、激浊扬清的网络评论品牌,着力打造“思辨之城”。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