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输入法要定位权限,合适吗?

电脑报

|

2024-03-13 03:03:41

手机上装个输入法,为什么它还要我的定位权限?

隐私权限过度获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每次都会引发不小的讨论,但似乎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我相信日常99%的用户都很少关注过自己手机上的App在索取权限方面的问题。以至于之前大家还惊讶于为什么一个小小小的输入法,还要获取用户的定位权限?

实际上,你们还是小看了当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能力

01

输入法获取的权限远不止定位

以大家眼中的“基础工具类”APP——输入法为例,在某输入法的《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中可以看到,之所以需要获取你的定位权限,是为了用户给用户提供地理位置词库,让用户在进行方言输入的时候更加快捷和准确。同样,当你发现输入法在获取你的通讯录权限的时候。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这是为了提高输入常用联系人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输入法能够获得的权限远远不止于此。在这份《清单中》可以看到,该输入法除了常见的相机、存储、语音这类权限之外,还可以获取陀螺仪、方向、磁场、加速度传感器,设备型号(ID、SN、IMEI、Mac、SSID)等信息和权限,甚至还包括了系统活动信息、浏览记录、使用记录、IP地址、已安装应用列表等等敏感信息。

虽然这些权限各自需要不同的用户授权级别,但仔细了解下之后才知道一个工具类的App竟然也需要如此多的权限。相比之下,定位权限的获取反倒是显得合乎情理了许多。

App们最喜欢获取用户的什么数据呢?

根据《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读取位置信息权限和访问联系人权限是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遇到情况最多的,分别占86.8%和62.3%。受访者被要求读取通话记录权限(47.5%)、读取短信记录权限(39.3%)、打开摄像头权限(39.3%)、话筒录音权限(24.6%)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经过这些年相关部门的规范和行业约束,主流的App如今在应用权限的获取方面有了一定的克制和收敛。比如一些App在安装之后会提供用户服务协议、隐私保护政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摘要、个人信息清单、共享清单等等信息可供用户查阅。

在被诟病过度获取用户信息之后,一些App也提供了一些“基础模式”可供用户选择,在该模式下App只会获取一些必要的权限和信息,提供最基础的功能服务。可以说,目前大的应用在权限的管理和获取方面,相对比一些小应用要规范许多。

02

手机为什么“更懂你”?

谈到用户权限和隐私被过度获取,很多时候都会跟一些App的不法行为联系在一起。比如获取了你的敏感信息之后,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从事一些有损用户利益甚至是非法活动的行为。

但随着当前有关部门和手机厂商们在应用安全和规范上的努力,只要是在正规渠道安装的主流App,基本能够杜绝这些情况的出现。更广泛存在的情况是,一些大的App或者平台在获取了用户信息之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一些“合法合规”的商业行为,让很多用户有了一些“毛骨悚然”之感。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前几分钟刚刚和朋友聊了某款产品或者某个品牌,打开电商平台之后,推荐页面就“自动出现”了这些商品的推荐信息。朋友圈的广告也会很适时地推送一些你近段时间关心的某款商品或者服务。给人的感觉就是,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悄悄监视你日常的一举一动。

能够实现这样的“人性化服务”,很大程度上也跟App的权限获取有关。正如前面所说,很多App会获取用户的姓名、手机号、性别、定位信息,同时日常你在使用的过程中,你的浏览记录、搜索记录、消费记录等所有行为都会被记录,甚至就连你在某款产品页面的停留时间也会被记录下来。

基于这些信息,App的服务商能够给用户一个完善的画像。同时,根据最近的行为和逻辑,提供更精准的推荐,也能够根据用户所在的画像范围,推荐一些同类用户感兴趣商品和服务。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种做法的是好是坏的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过这种信息的获取、分析、切片和画像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一定是各大平台和App追逐的目标。尤其是在AI大行其道的当下,用户“交出”更多的个人隐私和数据给AI,让AI带给你更便捷的服务,更是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未来可能每一个人都无法绝对避免自身的隐私信息被获取。你当然可以关闭这些权限,但为此你也可能会牺牲掉一些功能体验层面的便利性。

03

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权限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我们又该如何尽可能保护自身的隐私信息,不会因为权限的过度索取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呢?

在这里我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

尽可能使用一些相对新的主流品牌手机。

目前来看,这两年主流的手机品牌都加大了对一些不良应用的打击。尤其是几家主流的手机品牌在系统安全、应用生态安全建设方面都下了不少的工夫。主流系统中都加入了不少的针对隐私权限管理、敏感信息获取方面的新功能。这些新特性都能够有效地对手机中的App权限进行集中管理,也能够监测一些不良应用的敏感行为。

但一些相对老旧的机型,在相关层面就不如新手机、新系统那么完善。尤其是很多老旧机型的主流使用群体还是更容易面临安全风险的中老年人。所以我的建议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换掉一些过于老旧的机型。利用新机、新系统带来的安全性其实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安全问题。

具体来说,现在诸如MIUI、ColorOS等主流系统提供了诸如隐私替身、剪切板管理、VIP模式等功能。比如隐私提升,可以让应用尝试获取一些不要信息的时候,反馈一些空信息,这就能很好地杜绝过度权限获取的问题。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机习惯。

在安装应用的时候,最好去官方应用商店或者正规的官方渠道去安装应用。不要安装一些来源不明的应用。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不要图省事。要留意下应用的权限获取情况,简单了解下该应用有没有过度获取一些不必要的权限,有没有一些敏感、异常的行为。遇到一些不必要的权限获取,及时禁止。

主动管理手机的应用权限情况。

当前很多手机系统都内置了专门的应用权限的管理功能。这些功能其实非常实用,你可以直观了解到手机权限的调用情况,也能够了解某一款App在后台获取、调用手机权限的基本情况,我建议大家每隔一段时间都进入手机中查看下这些信息。如果发现某款应用在获取一些不必要的权限,可以直接手动禁止,甚至卸载。

总之,隐私信息和安全权限的问题是目前困扰行业多年的一个难题。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只能够从日常的习惯类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去解决一些问题。长远来看行业在这些方面应该会更加规范和标准,大多数人也无需忧虑。某种意义上,隐私安全和个性化服务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矛盾体。要想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必然就需要牺牲一定的隐私甚至是安全性。这可能是未来每一个人都要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