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钱敏:“布”期而遇 因“染”生花

淮安日报

|

2023-12-12 17:49:36

【本期核心提要】扎、缝、缀、夹,一浸一染间,让布里开出绚丽的花。情衷色彩,痴迷扎染,在四季迁流中,感受、运用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无限缤纷。第七期《运河“守艺人”•“非遗”传精神》,跟随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钱敏的灵动指尖,体会古老印染技艺的神奇与瑰丽。

 

一块块织布蓝白相间,鱼虫鸟兽、花草植物、几何图案立于其上,随风轻舞,如水墨般层层晕染……中午,“蓝印工坊”手创家饰工作室内,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钱敏坐在桌前,手里染布上下翻转,淡淡的板蓝根香气,从指间处氤氲而来。

钱敏性格活泼,热衷高海拔登山,人送外号“钱疯子”,可一旦手握染布,却能心静如水,常常独自一人忙到凌晨。“我爱扎染,一上手就停不下来,这草本的香味、这绚丽的色彩,都让人上瘾。”

热爱,或许上天注定。钱敏出生在艺术之家,父亲是一名职业画家,祖母、母亲都会染床单被罩。家庭熏陶下,她从小便对图案、色彩产生强烈兴趣。“别的孩子的布娃娃、玩偶是买的,我的都是自己缝线、自己上色。”高考时,那个爱做玩偶的姑娘,以淮安地区艺术类文化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无锡轻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服装专业,自此开启艺术之路。

钱敏至今记得第一次和扎染相遇的场景,“大二的一堂专业课,老师拿来扎染作品,我都看呆了,从没见过这么有层次的色彩。”暑假期间,近乎魔怔的钱敏,把家里的衣服、床单全部拿来做扎染。看到家里被弄得“面目全非”,一向开明的母亲,都忍不住说她“瞎折腾”。可就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折腾”中,钱敏的扎染技艺飞速进步。

“草木沁染,青出于蓝。”钱敏介绍,扎染古称“绞缬”,俗称“扎花”,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操作后,用板蓝根、艾蒿、五倍子、姜黄、栀果等天然草本植物进行染色,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仅扎花手法就有上百种,加上浓度、时间、温度、松紧度的不同,使得每一件扎染作品千变万化。”钱敏说,扎染贵在独一无二,变化自然,淮安地处运河之畔,湿润的气候、丰富的物产,独特的地貌,为技艺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棉、麻、丝、缎、皮革、木头等等,扎染常用的材料,淮安都有,这是我们扎染手艺人的幸福。”

事实上,钱敏并不拘泥于淮安。云南、贵州、湖北、湘西、宁波……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市井小巷、偏远村寨,只要和扎染相关,总会不远万里上门求教。“扎染是作坊式的艺术,每个成名手艺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只有交流、借鉴,才能不断精进技艺。”

走近扎染大师,走进大众日常。2020年,钱敏创立“蓝印工坊”手创家饰工作室,3年来,面向市民开展100多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受益人数达4000多人,通过“体验+设计+生产”模式,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扎染、爱上扎染。“大家惊叹的表情、夸赞的话语,都让我开心和自豪。”钱敏说,扎染是创造美的技艺,而美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我相信,日复一日的坚持,一点一滴的沉淀,这项古老技艺终究会霞光绽放。”

策划:杜勇清

统筹:何弦

视频:金苏 陈大铭

文字:王舒

编辑:管艳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