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令徐霞客流连,让王阳明悟道,这个省有多少“宝贝”?

地道风物

|

2023-11-18 12:20:51

2023年9月,两位来自黔东南台江的苗族绣娘,带着四十余种苗族衣饰来到万里之外的意大利米兰。在世界时尚界最具影响力的盛典之一米兰时装周上,这些记录着悠远史诗的“四印苗”衣饰,以一场过去与未来的对话,诠释了什么叫“贵州的,也是世界的”。而早在这之前,贵州的民族衣饰,就已经在《时尚芭莎》等杂志变成了流行文化的领军者。

这,不过是一种种贵州文化珍宝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其文化价值的缩影,早在1986年的巴黎金秋国际艺术节上,来自贵州的安顺地戏和侗族大歌就与江苏昆曲一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世界符号。

贵州,到底有多“贵”?从世界舞台上看贵州,它坐拥众多世界级自然文化景观,也是彰显生态文明与文化遗产的人文家园;从中国传统文化看贵州,诞生在贵州的阳明心学,滋养贵州文脉,亦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五百年;从贵州六百年人文看贵州,诸多学人笔耕不辍,以方志、诗文、文书等本土文献,搭建了一座汗牛充栋的学术殿堂。

摄影 / 江海荣、邹学军、陈伟红


无论是走向世界、立足中国,还是映照万古,放眼未来。贵州,都是一片价值连城的文化热土!

贵州,

一幅17.62万平方千米的

世界级人文画卷

在世界文化之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张多彩贵州“名片”——“四大世界自然遗产”;位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石阡说春、都匀毛尖;声名远扬的苗绣、安顺地戏;生态文明的新高地……

左上摄影/ 龚小勇;右下摄影/秦刚;

右上、左下摄影/陈庆全

它们看似散装,却构成一套自上而下,由宏向微的人文系统。诸多世界级人文自然景观是其外在,山地家园里凝聚的文化遗产是其内里。让这个系统熔塑成型的,则是贵州人热烈的生活精神。

贵州,“地球记忆的博物馆”

约14亿年前,震撼西南大地的 “梵净运动”一举令贵州高原浮现世间,此后,群山起落、板块推拉、让贵州这片中国南方最年轻的土地之一,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山地自然文化景观博物馆。

荔波-环江喀斯特,非常珍贵的喀斯特森林。

摄影 / 陈庆全

贵州的整体地势呈现“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格局。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往往也因相对激烈的地质运动,促生了诸多世界级的自然景观。

在“第二级台阶”黔中台地以北、以东的苍茫山野,有赤水丹霞明艳惊世、梵净山矗立天地。在“第三级台阶”缓慢倾斜的苗岭以南,有荔波喀斯特绿意盎然、施秉喀斯特丛谷幽深。这四大世界自然遗产点,让贵州成为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第一大省”,也铭刻了贵州山水的宏伟变迁。

贵州四大世界自然遗产点。

左上:赤水丹霞;右上:梵净山

左下:施秉喀斯特;右下:荔波-环江喀斯特

摄影 / 李林、龚小勇、磨桂宾、袁勇

山水运动之变幻,以及云贵准静止锋的助力,让贵州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最大的成片分布区。正所谓世界喀斯特看中国,中国喀斯特看贵州,峰林、峰丛、峡谷、瀑布、溶洞……丰富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在文人墨客的笔端与山野居民的生活里,点染出文化多彩。

五百多年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探访安顺白云山时,在附近的白水河瀑布流连忘返,并留下了省外“驴友”对这处美景的第一条评论——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瀑布全景。

摄影 / 吴忠贤

这片如今被称为黄果树瀑布的景观此后声名鹊起,享誉中外。与此同时,徐霞客还留下众多对周围人文风土的记载。普定 (今安顺)一带,不只有山川瀑布等自然风光,亦有“城垣峻整,街衢宏阔” “层楼跨街,市集甚盛”,正是明末贵州人文蔚兴的缩影。

这种人与山地的互动,为贵州这座山地景观博物馆,赋予了“人文”风姿。

安顺市西秀区繁荣发展的屯堡村落。

摄影 / 高廷江

  山地公园,更是贵州人的人文家园

贵州多山多水,可供开垦的土地非常珍贵。正因如此,贵州人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山地丘陵、台地、林区等多元环境里,塑造了一系列融合生态、经济、人文等多种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

贵州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制图 / 东子、刘耘硕

在贵阳花溪,人们珍重每一棵千年古茶树,唱着茶歌庆祝丰收;在黔东南的侗乡,稻鱼鸭在同一片田野里繁育共生,也衍化为侗族大歌的悠悠长调;在苗岭深处的锦屏林区,人们开发林粮间种系统,敬重林木,尊崇自然,令山间绿意长存,更成为了清水江文书这一文化珍宝的基础……

以鲍家屯为代表的贵州安顺屯堡农业系统,便是这种山、地、人和谐统一的文化代表。

鲍家屯的农业水利系统,

被称为“小都江堰”。

六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鲍福宝的将军率领族中青壮,在明初“调北征南”的大潮里,奉命屯军安顺,坐镇交通要道。安顺为喀斯特地貌集中区,水土极易流失。于是,这些来自安徽棠樾的鲍家乡民将家乡的农垦、水利技术,带到了黔中大地。他们兴建河堰,引流邢江河,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再用一连串的层级水沟灌溉农田,让这里春有油菜花海,秋有稻花飘香,一如其故乡皖南水乡。

鲍家屯生活一角。

像鲍家屯这样生活平和有序,又颇具文化魅力的村落,在贵州随处可见。贵州有757个中国传统村落(截至2023年),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假定一位旅者每两天探访一个村落,那他足足得在贵州探访至少两年。贵州人在山水里的寻常生活,正成为当代都市社会所向往深思的“远方”。

贵州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分布图。

制图 / 刘耘硕

贵州人的生活,比诗与远方更远

2015年,两位法国人来到月亮山深处一座名为阳开的苗寨,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令他们沉浸且动容的,不只是山间绝景,还有乡民们的日常适意与邻里情谊。一年后,他们制作的电视节目《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当天收视率竟然达到了21.9%。贵州浪漫的山水,从容平和的生活日常,让八千千米外的数百万法国人,感受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文化意韵。

榕江县阳开苗寨,深山之中的人文秘境。

摄影 / 况在泉

事实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野,贵州人都活得自在适意。在贵州,人们秉持“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精神,细细打磨自身的生活。贵州拥有八百余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截至2022年)。论规模,它们排行全国前列;论品质,它们总是拥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榕江县高排苗寨,鼓藏节。

摄影 / 王绍帅

从江县岜沙苗寨,芦笙节。

摄影 / 林剑 供图 / 贵州画报

丹寨县,苗年的跳月习俗。

摄影/黄晓海

且不说歌舞、衣饰等早已盛名远扬的贵州非遗,就算是寻常风物,贵州人也能精心细作。你可能想不到,从黔北赤水的香醋,到赤水河畔流淌的茅台、董酒等佳酿;从都匀秀美茶山上出产的毛尖茶,到走出黔东南凯里,成为贵州味道名片的酸汤鱼……如今都位列国家级非遗之林,更早已在世界舞台上流芳深远。

遵义赤水晒醋技艺。

由非遗一角,我们可以窥见贵州人的生活品味。这里,正拥有当代高压力、快节奏的“消费社会”里的“原子化”个体所向往的生活。从大街小巷挤挤挨挨的人间烟火,到山野之间的暧暧远村,依依墟烟。无论是追求火热生活的行动派,还是想要寻得一方净土的休憩者,都可以在贵州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都匀毛尖茶青采摘。

摄影 / 夏小西

一场足球赛、篮球赛往往可以战到凌晨。如果比赛现场停了电,大家不慌不忙,直接发挥能歌善舞的特长,让原本激情四溢的竞技运动秒变其乐融融的“演唱会”。如今,无论是甲秀楼畔的广场舞、文昌阁下的街头音乐节,还是黔东南深山里的球赛,贵州人都能把这些寻常活动变成大型狂欢。

左图:村超,右图:村BA。

左图摄影 / 前行小罗;右图摄影/吴鹏程

立足世界,我们可以从大的时空出发,一步步打开贵州人的秀美家园与人文生活,挖掘文化宝藏。而若是放眼历史,尽管贵州建省不过六百余年,但其文脉已然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上,拓展出一方天地。

这个以“心”为名的学派,

从贵州影响了中国

纵观十六世纪,人类正处于一个勃勃生机,万物进发的人文思想解放大时代。航海家们从欧洲出发,一步步探索地球奥秘,开辟寰球航道,马丁·路德掀起的欧洲宗教改革大幕,更是后世数百年启蒙运动之先。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化界,作为主流脉络的儒家文化,因阳明心学之诞生,从庙堂之上走入普罗大众,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生机与高度,更走出中国,东传日韩,在明治维新等历史重大时刻,影响一时,如今依然生生不息。

王阳明曾经“龙冈讲学“之地,

如今是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

摄影 / 吴学文


“儒学史上最有名的一次顿悟”,

为什么是在贵州?

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因仗义执言遭到贬谪,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贵州。他当时的处境有多难?别的不说,当时龙场驿站早已破败,作为驿丞的他,甚至连住所都没有。

《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王阳明最早是在山下搭了没肩膀高的草庵勉强居住。后来,王阳明常至小孤山一岩洞中读《易经》。因此,他名其洞为“玩易窝”,这也正是主流观点认为的“龙场悟道”之地。虽然这里有三十多平方米,堪称“两室一厅”,但人们进去需要弯腰,没有暖气,床铺也不够柔软。正是这种困苦环境,成就了王阳明的人生转折。

玩易窝。主流观点认为的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地。

摄影 / 吴学文

《史记》说“文王拘而演周易”,王阳明待在岩洞里钻研《易经》,正好似当年周文王在地牢里的境遇,某天深夜,王阳明如同平常一样,在洞里打坐思考。当年佛道兼修,格竹七日、沉溺五艺等一种种人生回忆在他脑海里回荡,终于,他“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并大声跃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种领悟宛如一声振聋发聩的惊雷,点亮了王阳明前三十七岁的人生。文化大家余英时,称其为“儒学史上最有名的一次顿悟”。

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

王阳明雕像。

摄影 / 吴学文

悟道前后,是王阳明在贵州宝贵的人生实践:与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他以唱山歌的方式拉近关系;面对疾病,他自撰良方;面对粮食短缺,他学习周边居民的技艺,开荒种地……这个重要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高光时刻,正少不了贵州山水的环境助力与少数民族同胞支持。

王阳明应水西土司首领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邀请,

写下千古名文《象祠记》,图为黔西象祠。

摄影/吴学文

这样的王阳明与贵州互相成就的事迹,还有很多。王阳明在贵州两年,走过今天的黔东南、贵阳、毕节、黔南四地,交游民族同胞,讲学传道,吟咏诗文。他的人生行迹,正是围绕明代贵州最为重要的两条交通线路“湘黔大道”“龙场九驿”展开。在这两条通道交汇处的西南“大十字”贵阳,王阳明开拓了“黔中王门”,成就了贵州文教的百年发展。

“黔中王门”,如何在贵州“知行合一”?

明正德四年(1509)年底,王阳明离黔赴赣。在离开贵州的最后一站镇远,他连夜给龙场旧友门生写下合称《镇远旅邸书札》的三封书信。在书信里,王阳明留下了20余人的字号,这即是后来影响天下的王门弟子的第一份名单。

《镇远旅邸书札》里的王门弟子名单(部分)。

摄影/后果

这些在贵州的王学门生,以陈文学、汤冔、叶梧三人为代表,形成“黔中王门”,在王阳明逝世后朝廷禁止天下学子讲习阳明心学的晦暗时刻,贵州成为了一处王学重地,乃至有王学弟子不惜辞官,来黔地传学。

这一时期,贵州与中原的文化沟通随着诸多驿道、官道的修建愈发频繁,黔中王门与天下王门,同样发生交融。有泰州王门巨子罗近溪游历龙场,江右王门邹元标谪戍都匀,郭子章巡抚贵州。三大王门巨匠在贵州论学授业,兴建书院……至万历年间,阳明心学在贵州得到广泛传播,也强势推动了贵州文教发展。

王阳明所撰的《客座私祝》碑刻。

这篇文章旨在教导学生交友之道。

贵州省博物馆藏。

譬如,王阳明逝世五年之后(1534),浙江的王门私淑弟子王杏巡按贵州时,会同众多王门弟子,在贵阳建立起了最早的阳明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它改名为“贵山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改为旨在培养新式人才的“贵州大学堂”,成为了贵州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锋。如今贵州高等学府的代表贵州大学,亦与这所书院的发展一脉相承。

王阳明及其弟子对贵州文教影响重大。

制图/刘耘硕

清嘉庆十九年(1814),人们为纪念王阳明,在贵阳城东扶风山麓修建了阳明祠,后来又在旁边,为另一位东汉时期开拓贵州文教的先驱尹珍修建祠堂。清咸丰五年(1855),“西南巨儒”郑珍与莫友芝在阳明祠祭祀王阳明时,亦自称“后学”,如是种种,正可见王阳明在贵州文脉的地位,以及千年以来一代代贵州文化学者的薪火相传。

贵阳城东扶风山麓阳明祠。

再读贵州,

这里藏着一座六百年的学术殿堂

除了最为知名的阳明心学之外,文书方志、诗词歌赋等贵州地域之学,同样是一条价值连城,连缀不绝的人文珠链。

巢经巢经说,

收录了“西南巨儒”遵义人郑珍的诗文著述。

以建省为开端,明清以降,贵州本土学者与外来学人编纂了近三百部方志,铭刻着一个省的山川风物与岁月变迁;论民间文献,近些年在黔东南锦屏、天柱等地逐渐发掘出的数十万份清水江文书,规模与内涵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比肩,藏着大西南民族融合、多元变迁的一方世界;论诗词文学,清代有诗文大家郑珍,被钱仲联誉为“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 这何尝不是对当时贵州诗家辈出,人文蔚兴的描述?

清水江文书,贵州的地域文化珍宝。

资料提供/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民国时期,历史大家陈寅恪为另一位大家陈垣的代表作《明季滇黔佛教考》撰序时,便明言“明末永历之世,滇黔实当日之畿辅,而神州正朔之所在”。他更认为,当明清大变局之际,贵州“以边徼一隅之地,犹略能萃集禹域文化之精英”

显然,在诸多学术名家看来,明清之际,以禅学兴盛为缩影,贵州的整体学术世界,已然和中原产生密切联系,不再是一隅独见。而这,正是由于诸多贵州学者在方志、诗词、文献等传统学术领域的开拓之功。

“西南巨儒“遵义人郑珍

抄录古代碑刻文献的记录。

资料提供/舒奇峰

方志,理解贵州的“历史密码”

贵州从何而来?有哪些资料可以记录贵州的发展?明代建省之前,贵州这片广大区域的地方志书,近乎空白。这,正是建省以来,众多贵州的人文学者不断深思、审视的问题。 

自明嘉靖年间以来,

《贵州通志》的编撰蹇续不绝。

有明清一代,“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人才奋发,为贵州人大量编撰地域方志打下基础。明弘治年间,《贵州弘治图经新志》编成,是为现存至今的第一部贵州省志;嘉靖年间,《贵州通志》编撰完成,记载了包括王阳明讲学在内的贵州全省史志资料,此后,贵州人奋起直追,时至清末,贵州的地域方志,已臻全国一流水平。

贵州地方志发展上的重要事件。

制图 / 东子

在三百余本明清之间编撰的贵州地方志书里,郑珍、莫友芝合纂的《遵义府志》可为代表。这部府志,是一部反映地方人文的百科全书。大到对统治播州地区八百年的杨氏土司的历史考察,小到对李白是否到过夜郎的一段公案的仔细考据,都有非常精彩的讨论。

这两位西南巨儒的学术功夫,正在《遵义府志》的字里行间。寻常府志里的“食货志”被扩充为农桑、物产、木政(为皇室采木)、坑冶(矿业)等卷。若有地方学者想查询当时遵义兴盛的蚕桑业资料,便会惊喜发现,相关内容已按照树名、茧名、蚕事、织事、蚕具等众多类目条分缕析,乃至于可以成为商贾的实用指南。

《遵义府志》对遵义地方情况记录详备,

图为府志记录的遵义府城图。

也难怪,这部府志很快就成为当时各地编撰府志的参考典范。梁启超称其为“天下府志第一”,张之洞认为“灿然可列著作之林” ,即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历史大家谭其骧也称誉贵州 “方志如《遵义府志》 等几部史书可媲美中州、江南”。

在清末,编撰地方志书是贵州重要的文化志业。郑珍、莫友芝前后的云贵总督湖南人贺长龄,就聘曾参与撰写《海国图志》的学者邹汉勋入黔编撰《贵阳府志》、《大定府志》、《安顺府志》等众多一流府志……贵州这个新兴西南大省的人文变迁,地域风物,便在志书编纂中被勾勒出来。

《黔记》为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编撰,

它规模宏大,体裁独特,对贵州后世修志有深远影响。

除方志之学外,贵州学者在经学、小学、金石学等诸多传统学术领域有所建树。郑珍不只是大诗人,还是经学大家;“开眼看世界”的黎庶昌,是桐城派散文大家;莫友芝曾受曾国藩的嘱托,遍访江南藏书,其版本目录学,历来为学者所称道。

万卷文书汇江海,从西南流向中国

贵州的人文学术宝藏,时至今日依然在焕发新的光芒。

1964年,锦屏县文斗村村民家藏的300余份契约文书进入了贵州学术界视野。此后,人们在黎平、锦屏、剑河、天柱等诸多清水江沿线地域,发现了数十万件文书。这,正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并称全国三大文书的清水江文书,由这些浩如烟海的税单、账单、礼单、诉状、书信、证书……我们可以看见黔东南一带数百年来的商贸文化变迁。

各种契约,是清水江文书的主要部分。

资料提供/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途径黔东南,流入湖南沅江的清水江,是一条沟通湘黔的大动脉,这条江沿岸山高谷深,气候温润,雨量充沛,许多地方都是著名的木材产区。因此,随着清水江河道的疏通,大量的“苗杉”从上游黄平县、麻江县等地的水陆码头,到下游锦屏县的“内三江”(卦治、王寨和茅坪)、天柱县的“外三江”(坌处、清浪和三门塘),随即在天柱县远口镇,经由各地行商的木行木栈,中转湖南。

清水江沿河城镇场景。

摄影 / 曹经建

如是万木蔽江而下的盛况,形成了一方沟通中原,乃至广纳世界白银流动的贸易网络。苗侗乡民与汉族商人订立契约来规范杉木贸易,很快,这种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契约文书,进入到了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里。数十万种文书,宛如一枚枚琥珀,将这片江河的百年变迁与故事得以保留,这样以一种蹇续百年的商品贸易为主轴,在一整个流域形成的文化系统,放眼全国范围都颇为罕见。

清水江文书记录了当时清水江流域居民的经济情况。

资料提供/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一如敦煌学从一座小城出发,面向汉唐以来古今中西的文化交融,徽学以一州之地,彰显了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发展,清水江文书所生发出的清水江学,远不止是以锦屏为中心的杉木交易经济史,更是西南与中原如何在明清以来家国统一的洪流里,逐渐沟通融合的历史见证,拥有与敦煌学、徽学等中国诸多具有世界级意义的地域文化研究并肩的潜力。

天柱县远口镇,吴氏宗祠。

摄影 / 龚小勇

由这一种种文书出发,清水江同样也是一条流淌着贵州军屯文化,通道文化的长河。譬如,据诸多方志、家谱的记载,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典范三门塘刘氏宗祠,其实是黔东南铜鼓卫(今锦屏县铜鼓镇)的明军后人所修建。从军屯将士到木材商人,从山间卫所到古镇通衢,一个移民化他乡为故乡的百年故事,就这样徐徐展开。在清水江下游天柱县,清康熙以来,形如刘氏宗祠般融合风格的宗祠更有99座之多,诉说着军屯卫所后人所经历的文化变迁。

天柱县三门塘村,王氏宗祠。

摄影 / 王济文

如今,这样的文化融合仍在延续,从舞龙到戏曲,从篮球到足球,不同历史时刻里的文化风潮,都能为黔东南这片文化融合的热土吸收、融合,让这里成为如今贵州的文化热点地区,亦映射出贵州省域整体文化活力旺盛的奥秘。

诗文里的贵州,千百年的变与不变

如果说地方文献是贵州文化殿堂坚实的基柱,那么千年以来的诗文风流,就是这座文化殿堂上的飞檐翘角。

黔诗,是贵州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清末文化名家莫友芝之弟莫庭芝,与黎汝谦、陈田共同编纂了《黔诗纪略后编》,收录了明清诗人421人的诗作2298首。贵州作为一个年轻的西南大省,这样的诗文规模巍然可观。

黔灵山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之地。

贵州的诗人们虽然身处山水千万重的西南一隅,却放眼于整个大时代。他们的诗,远不止是文人墨客的游戏,上可观照山水,放目八荒,下可探索生活的方寸之间,也有去国怀乡的情怀。

贵州山水奇崛,作为文人诗重要流派的山水诗,正可见贵州的诗人妙笔——

“扶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

郑珍(清)《飞云岩》

黄平飞云崖,即郑珍笔下的“飞云岩“。

摄影 / 吴学文

自刘禹锡之后,通俗简明的《竹枝词》成为记录地方风物的重要体裁。贵州诗人,正以众多《竹枝词》,记录了文化千岛的独有魅力——

“一方花布裹蓬头,项下银圈似幔钩”

梁玉纯(清)《黔苗词》

苗族服饰,二龙戏珠银压领,贵州省博物馆藏。

在时代大变局里,贵州诗人也会以笔为旗,身为开明思想先驱,为家国大声疾呼——

“同胞若识平等义,高枕无忧乐自由”

——李端棻(清)《政治思想》

达德学校旧址,

这里开创了贵州近代教育史多个第一。

图中“勿忘五月七日”碑

为纪念达德学校师生1915年5月7日

抗议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签订一事。

贵州本土诗文学者,以妙笔抒发黔山万水的人文锦绣。贵州之外的诗文大家,亦共同描摹了这里千年以来文脉流远,时代巨变的画卷。

在有唐一代的诗歌风华中,贵州就已出现在杜甫、李白、白居易等诸多大诗人的笔下。孟郊《赠黔府王中丞楚》一诗更是有“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的佳句,畅想贵州的山水。随着交通发展,诸多士子墨客进入贵州时,这些遥远的寄望,便成为了装点山水的华章。

六广河大峡谷。

摄影 / 吴学文

譬如,王阳明在贵州不只开创心学,开拓文教,还留下了百余篇诗文,其中不乏“天下之山,萃于云贵”等精妙论述。写过“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文学大家杨慎,在路过被王阳明称为“境多奇绝“的平越卫(今福泉)七盘岭时,更是一连写了七首山水诗词,将贵州山水之奇,刻画为历史文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两次入黔历时五十天的旅程里,笔下不只有前文对贵州山川胜景的描述,还记载了深河桥、盘江索桥等40余座桥梁,以及诸多周遭的城乡风物,描摹出了明末贵州交通开拓,人文蔚兴的图景。

左:徐霞客笔下的花江峡谷铁索桥;

右:今天的北盘江大桥。

左图摄影 / 樊川,右图摄影 / 肖霞

这何尝不是对如今贵州万桥飞架,迅猛发展图景的遥相呼应?贵州,早已不是西南一隅的边陲,放眼世界,她已然是一片着眼未来的生态文明新高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串联陆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如是观之,贵州文化,并不囿于一时一方,而是着眼过往未来,正在走向世界的人文珍宝!

策划 | 火花范

文 | 后果

图片编辑 | TAO

地图编辑 | 刘耘硕

制图 |  九阳、东子

首图 | 肖芳

封图 | 秦刚、龚小勇、潘军翔、吴学文

未署名图片来源| 陈伟红

审稿专家

顾  久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贵州文库》总纂

范同寿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

张明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

贵州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顾久主编 中华书局

《贵州:传统学术思想世界重访》张新民 李发耀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王汎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徐霞客 中华书局

《探索清水江文明的踪迹》,张新民主编 巴蜀书社

地域学术与黔学 张新民

王阳明思想学说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张新民

贵阳“阳明书院”源流述略 张明

王阳明与黔中王门书院讲学运动 张明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 吴才茂

※主要数据来源※

国家文物局官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官网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贵州省统计局门户网站

贵州省人民政府-统计年鉴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官网

《贵州省“十四五”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

※特别感谢※

中共贵州省委员会宣传部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贵州省水利厅

中共遵义市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毕节市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黔西南州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黔东南州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汇川区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七星关区委员会宣传部

贵州省摄影家协会

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