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中国鸭嘴龙类化石南北差异分布的原因

中国科普博览

|

2023-08-24 10:58:47

鸭嘴龙凭借其标志性的鸭嘴型吻部而家喻户晓,可以算得上是恐龙界的“明星选手”了。鸭嘴龙家族族群庞大,成员众多,与之对应的化石分布也十分广泛,我国幅员之辽阔不必多说,在这片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也分布着大量鸭嘴龙化石。

但在统计整理我国鸭嘴龙化石时,科研人员却发现了一桩怪事:中国的鸭嘴龙类骨骼化石主要发现于北方,而在南方主要发现鸭嘴龙足迹及其恐龙蛋化石。

这样的南北分布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庞大的鸭嘴龙“世家”!

鸭嘴龙超科也称鸭嘴龙类,是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大型陆生植食性鸟臀目恐龙。鸭嘴龙类最明显的特征为头部扁长且具形似鸭嘴的吻部,以及复杂的齿列和强大的咀嚼系统。鸭嘴龙超科包含较原始的基干类群和较进步的鸭嘴龙科。

晚白垩世的中期,鸭嘴龙科从基干鸭嘴龙类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占据了当时的陆地生态系统;基干鸭嘴龙类逐渐被鸭嘴龙科替代,至早马斯特里赫特期完全绝灭。这可能是因为鸭嘴龙科获得了更加复杂的牙齿结构、两足行走的能力以及较大的体型。

部分鸭嘴龙科成员具有形态各异的头饰结构,因其头饰形态不同,鸭嘴龙科可分为平头的和具有实心头饰的鸭嘴龙亚科,以及具有空心头饰的赖氏龙亚科。鸭嘴龙亚科和赖氏龙亚科之间的骨学差异主要体现在面部骨骼和腰带骨骼的形态特征上。

鸭嘴龙亚科恐龙复原图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赖氏龙亚科恐龙复原图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巨型山东龙(鸭嘴龙亚科)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基干鸭嘴龙类、鸭嘴龙亚科和赖氏龙亚科典型代表的骨骼重建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部分鸭嘴龙科成员个体很大。比如北美洲的埃德蒙顿龙、巨保罗龙和黑龙江的卡戎龙体长可达12-13米,中国山东诸城的巨型山东龙有15米长、巨大诸城龙更是长达16.6米,而巨大华夏龙竟然长达18.3米!在鸭嘴龙类演化后期,几乎没有7米以下的种类,一个个都有好几吨重,甚至10-20吨重。看似威风凛凛的角龙和甲龙,在它们身边也成了小个子。

鸭嘴龙类在中国的分布

鸭嘴龙类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化石保存也十分丰富,从刚孵化的个体、幼年个体到成年个体都有保存,甚至它们的蛋化石、皮肤印痕、脚印行迹、粪便化石均有发现。化石材料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的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非海相地层中被发现,尤以北美洲和亚洲最为丰富。

中国的鸭嘴龙化石极为丰富,分布区域更加广阔,遍布大江南北。在中国除山东外,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地均曾发现不少鸭嘴龙化石。

鸭嘴龙超科系统发育树及其在中国的分布 图片来源:古地理学报

论及中国多处鸭嘴龙化石的产地,则以山东省久负盛名。1923年,中国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将军顶村发现了中国最早命名的鸭嘴龙类——中国谭氏龙,后来又在莱阳金岗口村西沟发现了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著名的具头饰的鸭嘴龙类——棘鼻青岛龙,还有金刚口谭氏龙和杨氏莱阳龙等。

诸城是晚白垩世鸭嘴龙化石的盛产地,自1964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有规模的恐龙化石发掘,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发现的鸭嘴龙有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巨大华夏龙,其中巨大华夏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还发现了中国最大的角龙和中国最大的食肉恐龙。

诸城地区的巨型山东龙和北美埃德蒙顿龙之间是姐妹群的关系,鸭嘴龙类最早起源距今约8600~8300万年前的亚洲,一支演化为本土的巨型山东龙,另一支经白令路桥从东亚迁移至北美洲,演化为埃德蒙顿龙,并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异和辐射。

我国辽宁省北票市地区是白垩纪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著名的吉尔莫双庙龙就是在这发现的,生活于早白垩世。辽宁义县地区,是早白垩世最重要的化石宝库。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鸟类、哺乳类、开花植物的重要化石,是震惊世界的“热河生物群”,涉及到生物演化的一些重大问题。这里发现的义县薄氏龙,是亚洲发现的最原始的鸭嘴龙类恐龙之一。

黑龙江省乌拉嘎地区是鸭嘴龙的重要埋藏地点之一,区域内发现的乌拉嘎龙、北美地区发现的短冠龙和慈母龙共同构成了鸭嘴龙亚科的一个基干支系。黑龙江嘉荫龙骨山地区,是早白垩世至晚期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

黑龙江满洲龙在我国黑龙江畔嘉荫县发现,这是中国第一处恐龙化石产地,也是中国第一处鸭嘴龙化石产地。黑龙江嘉荫龙骨山晚白垩世渔亮子组保存了丰富的鸭嘴龙化石,而且从幼年到成年的都有,还有鸭嘴龙蛋化石、鸭嘴龙胚胎化石,十分难得。在黑龙江省嘉荫县以西发现了成年及幼年的卡戎龙,卡戎龙是很大的赖氏龙亚科恐龙,一直生存到白垩纪末。

新疆北部的富蕴县发现了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富蕴牙克煞龙。

内蒙古二连浩特发现的姜氏巴克龙属于早白垩世的鸭嘴龙,还残存了很多禽龙的特征,是受研究较多的一种。在内蒙古阿拉善发现了阿拉善原巴克龙和戈壁原巴克龙,生活于早白垩世。

接下来我们再把视角转向我国南方,两广地区同样发现了相当多的鸭嘴龙相关化石。例如广西发现的大石南宁龙,生活于早白垩世,是中国南部第一个发现的鸭嘴龙科。广东发现的南雄小鸭嘴龙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晚白垩世鸭嘴龙类。

广东省南雄盆地是鸭嘴龙足迹的重要产地,其中由杨梅坑足迹点的足迹命名了南雄鸭嘴龙一新种。这是中国鸭嘴龙足迹属的首次描述,将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中国,并为南雄盆地存在大型的鸭嘴龙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广东河源市出土了上万枚,还获得了收藏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是盛产保存完好的晚白垩世鸭嘴龙蛋化石的地区。

可以看出,中国的鸭嘴龙类骨骼化石主要发现于中国北方,而在南方主要发现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化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南方只有足迹和蛋化石?原因可能是怕干热!

鸭嘴龙类主要沿海岸和河流流域栖息和繁衍,其骨骼、蛋、巢穴和脚印等广泛产出于世界各地的晚白垩世河道和冲积平原相沉积中。中国陆相上白垩统分布广泛,以河道相、冲积平原相和山麓洪积相沉积夹少量湖相以及火山碎屑沉积为特征,产出大量鸭嘴龙类骨骼、足迹和恐龙蛋化石。

中国晚白垩世盆地分布略图 图片来源:古地理学报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鸭嘴龙类骨骼化石主要发现于晚白垩世中国北方盆地,而南方盆地主要产鸭嘴龙类的恐龙蛋和足迹化石,仅在广西和南雄盆地报道少量骨骼化石。推测有两种原因导致鸭嘴龙骨骼化石分布存在南北差异:

一种可能是由于研究程度的差异,北方研究程度较高,而南方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另一种可能是在晚白垩世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干旱,不适宜鸭嘴龙类常年在此生活,它们只是在适宜的季节经过南方流域迁徙或繁殖,所以骨骼化石保存稀少。

南方地区虽然鸭嘴龙类骨骼化石稀少,但报道了大量属于鸭嘴龙类的恐龙蛋化石,其广泛分布于广东、湖北和浙江等地,在广东南雄还发现鸭嘴龙类的足迹化石,因此晚白垩世鸭嘴龙类骨骼化石在南方的缺乏并不是由于研究程度的差异。

由于晚白垩世中国北方和中部属于亚热带——温带,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群以北亚热带——温带气候温湿植被为代表,广泛发育含煤岩系,松辽盆地、胶莱盆地、苏北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南华北盆地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大型凹陷盆地,在这些大型凹陷盆地中河流和湖泊广布,广泛发育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被子植物较为丰富,非常适宜鸭嘴龙类在嘉荫、二连、南阳和山东胶莱等盆地生活。

而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白垩世气候炎热干旱,以热带——亚热带干热型植被为代表,被子植物在南方地区则十分稀少,沉积地层(如江西茅店组、四川灌口组、云南曼宽河组、广东南雄群等)以富含石膏和钙质结核的古土壤和红层沉积为特征。

旱季炎热干旱的气候环境可能不适合鸭嘴龙类常年在此生活,它们可能只在雨季沿着南方地区的水系繁殖或迁徙。处于中国南宁地区产有一定数量的樟科被子植物化石,反映了热带半干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可能适宜鸭嘴龙类的生活。

中国的鸭嘴龙物种分布范围均极其有限,每一种鸭嘴龙只发现在1个地点或者相距非常近的几个地点,说明在晚白垩世这些鸭嘴龙类大范围扩散以后被隔离在相对孤立的小环境中,同时这些小环境为鸭嘴龙类提供了隔离分化的环境,导致了鸭嘴龙类在晚白垩世康尼亚克期到马斯特里赫特期的快速扩散和分化。

结语

鸭嘴龙们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们还原了千万年前故事的原貌,就连鸭嘴龙们也没想到,自己“搬家”的经历,会被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吧!

参考文献

邢海. 2015. 中国鸭嘴龙超科化石新材料及其形态学、系统发育学和

个体发育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博士论文.

王瑞, 姜宝玉. 2021. 中国晚白垩世古水系展布及其对鸭嘴龙类分布的影响. 古地理学报,23(3) : 581- 599.

编辑:孙晨宇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孙佳凤 陈树清(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