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珠峰顶部积雪厚度9.5±1.2 米!回顾青藏科考的故事,快来精神乘凉!

北京科技报

|

2023-07-10 18:03:32

2023年7月8日,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了解到: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最新积雪厚度为9.5±1.2 米。该成果于2023年7月7日作为亮点文章发表于国际冰冻圈杂志《The Cryosphere》,为研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及珠峰顶部岩石圈动态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数据。这也是来自地球之巅珠峰顶部积雪厚度的最新数据。

▲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科考队员在珠峰峰顶展开测厚工作(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裸高”会变吗?雷达测出珠峰顶积雪精确厚度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之巅,其顶部积雪厚度直接影响它的“裸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珠峰顶部积雪厚度及其变化对理解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一直受到科学界与公众的关注。过去50年间,关于珠峰顶部积雪厚度曾有多次报道,但由于测量手段与方法等问题,报道的数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争议。1975年中国登山队利用木杆插入到雪层中估算得到厚度约0.92米,1992年中国——意大利联合登山队利用铁杆测量雪深为2.55米,2005年中国登山测量利用雷达测量估算积雪厚度约3.5米,2019年尼泊尔登山队和2020年我国珠峰测高时均利用雷达进行珠峰顶部积雪厚度测量,但均没有相关测量结果报道。

2022年4—5月,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开展了“巅峰使命—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其中一项重要科考任务是开展珠峰峰顶积雪厚度及结构测量。科考队员利用1000 MHz一体化冰雪测厚雷达,沿珠峰顶部裸露基岩处开始测量,逐步测量到珠峰顶部。相比过去顶部单点雷达测量方法,该剖面测量方法可以保证积雪—基岩雷达反射界面呈现渐变趋势,易于后期数据正确解读。雷达测量结果显示,珠峰顶部积雪厚度远超以往报道的结果,2022年5月珠峰顶部积雪厚度为9.5±1.2 米。

▲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开展的雷达测厚与结果(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a):顶部雷达测量线路与裸露基岩位置;

(b):雷达测量点空间分布;

(c):珠峰北坡及顶部的雷达图像,蓝线表示积雪—基岩的雷达波反射界面,黄线表示不同性质雪层的可能界面。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杨威研究员是珠峰峰顶雷达测厚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他表示,“雷达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积雪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介于0.20—0.27nm/s。2005年中国登山科考队在7028米测得积雪中的雷达传播速度为0.23nm/s,我们这次测量也采用该传播速度,估算得到珠峰顶部平均厚度9.5米。但考虑到珠峰顶部积雪性质可能与7028米不同,因此我们给出了一个雷达波传输速度的误差范围(±0.03 nm/s),从而给出±1.2米的可能误差。”

▲2022年5月10日,在扎西宗乡拍摄的珠穆朗玛峰(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孙非)

除了珠峰顶部积雪厚度,青藏科考还取得了哪些重量级突破?科考背后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多位投身青藏科考事业的院士专家。

从“摸家底”到“看变化”

我国历来重视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研究,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前后历经20余年,积累了大量科学资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关于青藏高原的科学资料很少。因此,第一次青藏科考的主要目标是摸清‘家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曾主持第一次青藏科考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说。

孙鸿烈介绍,第一次青藏科考仅关于西藏地区,就发表了《西藏土壤》《西藏地貌》《西藏河流与湖泊》《西藏昆虫》等专著30余部共40余册。这些成果填补了对青藏高原科学认知的空白。

▲这是在扎西宗乡拍摄的湿地风光(2022年5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孙非)

在此基础上,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

“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第一次主要是‘摸家底’,第二次则要‘看变化’。”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说,我们要努力取得重大科研突破,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次青藏科考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协同攻关,聚焦重点区域,拓展科学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广度和深度,填补了重要区域战略空白,摸清了青藏高原本底情况。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任务集成和成果凝练,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姚檀栋介绍,在冰川变化、生态研究等研究领域,我国已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随着研究的推进,相信我们会在国际上展示更多新发现和新进展,将在相关科研领域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

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峰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工作小组13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2022年5月4日,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科考队员展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旗帜(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索朗多吉)

这些科考队员克服极寒、缺氧、积雪等挑战,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首次在“地球之巅”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创造了多项科学考察研究新纪录。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运用了一系列先进设备和仪器,“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冰川雷达测厚仪、微波辐射计、大气湍流观测系统等的使用有力提升了观测精度和探测水平。

“本次科考利用直升机和浮空艇新平台,首次对珠峰地区二氧化碳、甲烷的垂直分布进行了测量,获取了珠峰地区二氧化碳、甲烷的地面浓度及其通量变化、柱浓度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珠峰科考生态系统分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说。

朴世龙介绍,长期以来,由于高原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观测数据匮乏,相关研究工作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准确估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为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数据支撑。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实现了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登山模式转变,实现了从‘我要征服你’到‘我要了解你’的登山思路的转变,实现了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取得了重要国际影响。”姚檀栋说。

艰苦奋斗的科考精神接续传承

卡车陷在河沟里,大家就跳下来一起推车;中午只能就着凉水吃压缩饼干;出现了高反、感冒,扛一扛,好了继续工作……时隔近50年,孙鸿烈对第一次青藏科考野外考察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没有哪一座山峰比人更高!”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环境艰苦,但一代代科研人员不畏艰险、精益求精,不断攀登着科学高峰。

“这是青藏科考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孙鸿烈说,第一次青藏科考时,科考队员们精神状态非常好,尽管条件艰苦,有时甚至会面临生命危险,但从没有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大家想的都是如何更好地完成科考工作。

几十年过去,第二次青藏科考与第一次相比,保障条件好了,仪器设备先进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接续传承。

科考队员们风餐露宿、爬冰卧雪,世界屋脊上处处留下了他们架设设备、采样观测的身影。第二次青藏科考实施以来,共有1900余位女科学家参与其中,约占科考队员总数的32%,她们同样无惧高反和严寒,发掘考古遗址、踏访无人区,获取了大量珍贵资料,展现了巾帼风采。

▲2022年5月4日凌晨,珠峰科考队员从突击营地出发,向珠穆朗玛峰顶发起冲刺(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索朗多吉)

2022年5月4日,当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时,等候在珠峰大本营的多位科学家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朴世龙对此记忆犹新。

“我们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尚且感到身体不适,登顶工作组要携带沉重的设备攀上海拔8000多米的峰顶,还要完成设备架设、样品采集等工作,他们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朴世龙说,从他们身上,切实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奋斗精神。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断向更高的科学目标迈进。”朴世龙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新华网)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