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艺术 | 融合媒体时代纪实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研究

文旅中国

|

2023-05-18 17:43:34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媒介信息传播的深度融入,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演进。融合媒体时代,观众收视习惯和方式被改变,推动了媒体视听节目类型、内容和传播方式的优化与变革,纪实类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

一、纪实类真人秀节目的源起与发展

我国真人秀节目于20世纪末以其“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征,突破了真实电视与虚拟电视的界限,以一种综合体的形式走向观众视野,获得观众的追捧。而随着电视行业的市场化发展,真人秀节目中“真”的体验和情感流露等内容逐渐被刻意设计编排的“秀”所代替,节目同质化、内容生硬粗糙等问题逐渐凸显,成为虚拟真实、编排真实的创作。

困则思变,2018年腾讯平台推出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开创了纪实类真人秀节目的先河。此类节目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弱化规定情境、规则设定和人设。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社会生活,聚焦真实故事、真实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节目的核心。纪实类真人秀让更多人意识到,所谓“冲突”并非是显而易见的不合,它可以是细微的、对于生活理念的不同,可以是具体的、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彼此包容、求同存异不仅是节目的看点,也是生活的有趣之处。真人秀逐渐纪实化,并不是与“娱乐”完全划清界限,它呈现得更多的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内容,坚持以“人”为主体的创作理念,以纪实手法、真实故事感染观众达到情感的共鸣。

媒介融合让纪实类真人秀节目真正进入了互动时代。2021年底,纪实类真人秀节目《很高兴遇见你》播出带来了全新的制播概念,即“所有格”。节目以直播、长视频、短视频三种维度的产品形式呈现,打破传统录播综艺的单向互动和设计感,在纪实综艺真人秀和互动直播间中找到新的变量和话语方式。

顺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深刻把握媒介生态的变化,当前纪实类真人秀节目要从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探索创新策略,以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四川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节目制作工作照(图片来源: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

二、融合媒体时代纪实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

2023年2月4日,纪实互动真人秀节目《种地吧》在爱奇艺平台播出,节目由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踏踏实实地用190天时间,在142亩土地上,播种、灌溉、施肥、收获。节目中成员们随着麦子一同成长,最终见证一粒麦子变成麦田,看到自己耕作的土地变成诗歌图园,以此传递“认真做好一件事”这种态度的实际意义和人生价值。节目突破行业常规,在内容形式、创制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打开了综艺节目的可能性边界。该节目自播出以来频频冲上热搜榜,更以黑马之姿拿下8.7的豆瓣评分。

1.丰富内容价值,紧扣时代主题

真人秀节目的社会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服务功能。当今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真人秀节目作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理应把握好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摒弃低俗、恶俗、媚俗等内容,避免过度娱乐化。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今,节目传播的影响力越发深远,以核心价值观为创作根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成为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种地吧》聚焦“三农、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核心议题,将“种地”的过程真实呈现,在揭示种地艰辛的同时,也具象展现了科技发展对现代农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化纪实综艺为农田课堂,与屏幕前的观众共同见证从一粒麦子变为一片麦田的成长过程,传播农耕文化的同时对年轻观众就业和职业选择等方面给予了引导,提出“认真做好一件事”的主张,意图通过种地的视角,对年轻群体中出现的内耗、迷茫等社会现象提供新的解法,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胡智锋教授指出,在教育意义上,节目突出了德智体美劳中劳动的教育,为当代综艺的创新方向带来启示。

节目内容除了全方位展现农耕过程,唤起国人对于“土地”的共同情感外,节目参与者还真实注册了农业发展公司,对生产出的农副产品进行售卖,并计划进行农夫集市、农家乐、生态农场等农文旅项目的运营工作,响应国家号召,“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汇合或整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生体的现象与过程。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责任,把握时代脉搏,以小切口反映大命题,以真情实感讲好故事。

2.创新制播模式,强化品牌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越来越多,如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来势汹汹,媒体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节目制播模式也应随之而变,“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的所有格模式,给纪实类真人秀带来创新活力。纪实真人秀《很高兴遇见你》初次尝试“所有格”的制播模式,但其仅仅只是和短视频平台合作,进行用户分析和内容分发。纪实互动真人秀节目《种地吧》则对这种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该节目由爱奇艺出品,除了与抖音平台合作外,还与业内知名短视频孵化机构遥望科技联合出品,进行短视频、直播内容以及自媒体账号等全线产品内容的系统化策划、孵化与运营,赋能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

短视频有着与长视频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其新颖活泼的叙事语言更能够引发“网生代”观众的共鸣和关注,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互动性、聚合性等特点,有效拓展了节目内容的传播空间。平台的大数据统计技术增强了视频内容的精准定位和推送。短视频内容的制播、分发和长视频节目内容的传播互为支撑,增加节目内容的有效覆盖率,可以全面提升节目内容的传播效果,长短视频协同,进一步带给用户全方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有效提升观众黏性。节目录制期间,导演组和十位年轻人就分别注册了官方抖音账号“种地吧”和以“种地吧XXX”命名的个人号,每天打卡更新“种地Vlog”。“种地Vlog”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剧透”,也是有别于节目气质的先行版物料,每天各类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让认同节目的观众可以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为节目收获了不少粉丝。节目官方号自注册至今40.6万粉丝,以“华东麦王赵先生”闯出名气的“种地吧赵一博”已经有了27万粉丝,以注册公司命名的账号“十个勤天”2023年3月注册目前粉丝数已达23.5万。

除了凭借足够深度、优质的内容吸引品牌合作,节目组还联手遥望科技,帮助嘉宾们开启各类直播内容的制作,目前已有的直播内容有生活流直播、特色文化活动直播以及“年轻人农夫市集”农产品带货直播等。节目一方面通过生活流直播和特色文化活动直播为观众打开更多从艺人角度观察节目的私视角,让长视频、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形成有机整体,成为这些年轻人成长过程和劳作过程的全记录,让观众深度共情。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带货直播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售卖,单场直播带货观看人数超过100万,打破综艺节目传统生意路径,联通长视频综艺、短视频内容与电商直播助农结合的转化链路,打开融媒体时代真人秀节目制作的新思路,强化品牌价值。

传统真人秀节目多为季播节目,每一季10至13期不等,每周播放1期,单期时长固定,制播周期较短,且受限于嘉宾档期、拍摄成本等各种问题,摄制组往往需要提高拍摄效率,节目内容空间被压缩。而《种地吧》打破常规进行了生活化、真实化、大众化的全面制作形式升级,兼具科普意义、娱乐意义和陪伴意义。一方面选择延长节目的制作周期,在190天的时间内展现作物和人物的成长;另一方面开发各类型衍生节目内容,多角度多维度释出节目内容,每天持续更新,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节目品牌价值是由品牌额外创造的,能使节目获得比无品牌状态下更多溢价收益的观众价值感知,其值本质是观众的价值感知,具体表现为:品牌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度、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和其他品牌专有资产。《种地吧》通过更新制播模式,以丰富优质的长视频内容提升观众对节目的价值感知和认同,以内容、视角更加多元化的短视频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并通过“玩梗”等方式增加节目品牌联想度,以互动娱乐性更强的直播方式增加观众的品牌忠诚度。“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的制播模式配合不同于传统真人秀的超长制播周期,强化节目品牌价值,形成品牌效应。

3.整合平台资源,提升宣发效能

媒体融合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也让真人秀节目营销模式不断升级,由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转变为整合营销模式。整合营销是一个“管理与提供给顾客或者潜在顾客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来源的信息的流程,以驱动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保持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的忠诚度”的过程,其核心为保持品牌信息的一致性,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长期和谐的品牌关系和稳定的品牌资产。其最直接的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发挥它们的协同优势,使多种渠道平台和传播工作在整合中指向同一目的,和受众之间建立最广泛且最有效的接触点,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纪实互动真人秀《种地吧》整合多平台、多渠道资源通过话题营销、价值观营销等手段,为节目宣发造势,进一步扩大节目影响力。观众不仅可以在爱奇艺上观看《种地吧》正片内容,还可以在抖音、微博双平台观看海量衍生视频,包括选手短视频Vlog、助农直播内容,实现了多平台、多端对接的输出效率;开播前后,节目还与笑果脱口秀艺人通过直播等形式联动宣发造势,为综艺宣发领域打开了更多想象力。

话题营销是真人秀节目常用的营销方式,其核心是使用议程设置理论,在节目播出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话题逐步引发观众关注,引导观看。根据节目内容不同话题的微观内容会有所区别,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真人秀节目的话题多为节目嘉宾信息曝光、节目内容路透、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等观众关注度较高或者戏剧性较强的内容。《种地吧》开播前,制作组并未沿用传统话题营销的方式逐步释出节目信息,而是联动正在热播的综艺《脱口秀大会》,在其中以“玩梗”的方式“官宣”节目设定。起初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个段子,因为无论是让10个少年花费192天的时间去种地还是让他们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种出一万斤粮食,都是一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当节目真正落地官宣播出的时候,观众的意外感和期待值被拉满,形成了热议话题。

在节目播出中,制作团队也并未刻意制造话题引发争论,反而是使用价值观营销的方法,深度开发内容价值,真实展现少年们的成长,传递出“认真付出必有回报”的价值观,配合冠名商“元气森林”品牌的形象特征,喊出“打满元气,努力种地”的口号,让少年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使观众的关注点回归到节目本身,传递出积极向上、热血澎湃的美好意象,实现了话题营销、价值观营销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节目播出时会在弹幕等互动评论空间发布与节目内容相关的农业知识科普内容及二创活动,让大家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能够获取相关专业化信息,了解现代化农业的现状和发展,强化节目教育功能,引发观众的自然关注、讨论和互动参与。在微博平台发布的“2023年1季度综艺报告”中该节目成为“热评综艺榜单”的第一名,节目官方话题页累计阅读量达34.3亿,讨论量438万。

融合媒体时代,真人秀节目整合多平台、多渠道、多圈层的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已是必然,对节目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本体内容的不断丰富才是提升宣发效能的“制胜法宝”。

三、结语

纪实互动真人秀节目《种地吧》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守正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把牢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以丰富的节目内容传播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意义。同时转变制播理念和营销观念,升级制作技术和传播渠道,不断优化节目IP形象,形成品牌效应,强化品牌价值,推动品牌传播,拓展节目产业链路。

媒体的融合传播、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使用推动了真人秀节目内容价值、制播模式和宣发营销的革新,使得单一媒体竞争力变成多媒体共同作用的竞争力,实现了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在此背景下,纪实类真人秀节目作为后起之秀,在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需把握时代脉搏,打造出拥有文化内涵、别具匠心的优质原创节目,坚持内容为王,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服务人民与社会,避免泛娱乐化与内容同质化的现象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多元、互动、快捷、跨界等优势,实现真人秀节目在碎片化传播语境下的转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特邀作者:王苗苗,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讲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研究。


责编:易卓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