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虎头鞋、条编篮筐、锔缸锔碗……00后小伙用短视频帮传统手艺“出圈”

扬子晚报

|

2023-03-14 10:06:34

锔缸锔碗、虎头鞋、条编篮筐……这些曾经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手艺,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曾经靠着一门手艺养活一家人的老师傅们,如今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传统手艺几乎无人问津。

在江苏徐州,有一个00后的小伙子,叫刘黎明,他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了各种传统手艺的制作过程,在社交媒体发布后,勾起了许多网友的回忆,传统手艺人也因为再次被关注而有了自信。在此基础上,刘黎明借助网络平台,帮许多老师傅解决了传统手工艺品销路难的问题。长期与老人家相处后,他还发起了一个助老公益项目,免费为老人拍照。

马奶奶向刘黎明介绍刺绣作品虎头帽

条编手工艺品

刘黎明帮村里的老人拍照

凭借视频记录和网络传播

让传统老手艺再度被关注

刘黎明出生于2000年,2020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徐州一个县融媒体中心做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他经常到村里采访,意外发现许多老师傅仍在坚守着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例如锔缸锔碗、虎头鞋、条编篮筐等等,一些传统手工艺已经被当地纳入非遗项目。

闲聊时,他发现老师傅们因为自己的传统手艺几乎无人问津而感到落寞。“怎样才能让他们重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呢?”刘黎明在琢磨。他告诉记者:“我在想,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传统手艺习以为常,但许多年轻人没见过,他们或许会喜欢。”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拍摄短视频,向大家介绍这些老手艺。

在工作之余,刘黎明开着车、带着相机走村入户,去探寻老手艺人。“十岁就学绣花的马奶奶,会做虎头鞋、缝香包,一针一线皆是细功夫;条编传承人张师傅家里五代人编箢子、簸箕,现在市场需求量不大,许多人转行,他却对条编进行改良,又迎合了新一代人的需求;以前家里砂锅土盆裂了就找锔匠锔一锔,老师傅干了50多年,在年份不好的时候,人家修复小碗就用一个鸡蛋当作报酬,如今这手艺却用不上了……每门手艺的背后有许多的故事。”刘黎明说。

他把这些故事剪成一期期的视频,上传到个人的社交平台,许多网友向这些老手艺人点赞、致敬。“我爷爷也是做锔碗锔缸的,做了一辈子。”“这不就是60后、70后、80后的童年回忆吗?”当然,也有网友因为很多传统手艺就要失传了而感叹。

刘黎明告诉记者:“每次跟老师傅聊起传统手艺,他们有许多故事跟我分享,得知现在有人爱看他们做这个,对自己的手艺充满了信心,非常乐意让我拍,让我发给大家看。”

得知传统手工艺品销售难

他主动利用网络宣传推广

在探访传统手艺人的时候,刘黎明认识了一个做条编的胡师傅,没有老伴的陪伴,自己一个人为了打发时间,每天都在家编花篮、果篮、收纳筐、宠物筐等,堆了整整一间屋子。东西制作精美,为何却卖不出去?一了解才得知,市场上机械化制作的篮筐,价格比手工的便宜一大半,人们自然而然选择价格便宜的,这就导致手工的篮筐少有人购买。

刘黎明把胡师傅的作品和故事通过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同时把产品挂在账号主页的橱窗里,购买数量少的买家,直接在橱窗里下单;购买数量多的买家,私信他留言,他把买家介绍给胡师傅。这样一来,胡师傅的条编有了销路,一段时间后销售一空,胡师傅拽着刘黎明的手,非要请他吃饭来表达感谢。

后来,刘黎明发现大部分传统手艺人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帮一个是帮,帮一群也是帮。现在,刘黎明在帮一群传统手艺人卖虎头鞋、笆斗、小磨香油等多种物品和食品,这一切,都是刘黎明自愿帮忙,没有收取老师傅们一分钱。

刘黎明的家人对此很不理解,觉得他在这件事情上费了很多精力。他说:“我小时候是一名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对老人家有很深的感情,我希望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幸福,所以趁我年轻,我想帮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马奶奶手工做的虎头鞋

张师傅对传统条编进行了改良

胡师傅老伴去世后,一个人在家编筐编篮子

在农村发起助老公益项目

帮百名老人完成古稀心愿

刘黎明经常下村采访,一次采访中,一个老人看到他手里拿着相机,试探性地问他可不可以帮他和老伴拍张照,刘黎明欣然答应了。于是,老人把老伴叫出来,梳洗一番,换了身新衣裳,搬出一条长凳放在院子里,和老伴留下了结婚以来的第一张合照。

村子里的老人比较淳朴、害羞,像这位老爷爷能直接说出想和老伴拍合照的并不多,拍完照以后,刘黎明为老爷爷的勇敢鼓掌。他告诉记者:“在农村,许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拍过几张像样的照片,所以还有很多老人都特别希望给自己拍一张照片,留着做纪念。”刘黎明看着他们,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就给他们拍。后来,针对这种需求,刘黎明发起了助老公益项目,帮助老人拍照,完成他们古稀之年的愿望,照片从拍摄到洗出来都是免费的。

老奶奶收到了刘黎明为其拍摄的照片

老师傅锔缸

每当休息时间,他就开车到村里,布置大幅正红的绒布作为照片的红底,在绒布前的正中间放置一把带有靠背的深红木椅供老人坐着拍照。在拍照时,他还会整理老人的服装、调整老人的姿势并带动老人的情绪,使其可以表情舒展、仪态大方地呈现在画面中。为避免照片出错,老人要一一登记,等照片洗出来,他再送过去。据统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他已经为100多位老人拍照。

“小伙子,有对象没?”“这两个鸡蛋、苹果带着路上吃。”刘黎明告诉记者,这是爱的双向流动,村子里的老爷爷老奶奶对他特别好,他和老人们相处得融洽,能在自己有精力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事儿,又满足又开心,特别有意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塞塞 实习生 朱艺丹

编辑:秦小奕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