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寻道碳减排!绿色转型向“零碳中国”迈进

中国小康网

|

2023-01-12 14:47:28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摄影/宁颖

  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设立,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迈上新征程,我国将继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有关专家表示,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涉及生产和生活系统性变革的一项重大工程。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性与系统性,在行动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

  生态环境指标实现多维度改善

  过去十年,我国低碳转型成果显著。“现在的蓝天不再靠‘等风来’。”北京市民魏先生说,前几年雾霾天气较多,大家都盼着刮风吹散雾霾后的蓝天白云,并成为微信朋友圈常见的素材,但现在早就不足为奇,蓝天已经由奢望变成常态。

  作为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用不到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空气治理进程。据生态环境部披露,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北京的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截至9月中旬只有2天;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

  从2014年元旦起,石家庄市石府小区的摄影爱好者王汝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用相机拍摄同一片天空,记录当日天气状况。8年3000多张照片,记录了从雾霾重重到蓝天常在的转变。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推进,去年石家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3年增加197天。

  这位普通市民的“天空日记”,见证了中国的生态之变。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

  空气质量好转肉眼可见,与此同时,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也都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我国地表水优良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这十年,降碳和减污协同推进。我国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绿色多元的能源体系加速建立。

  十年前,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的“生态文明”已在全国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当年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等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回首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生态保护、低碳举措及成果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从奢望变成常态、数千万居民享受“煤改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不到1%升至约20%……

  “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10月21日举行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说道。

  他带来了多组数据印证成效: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瑞士)第二届峰会于11月2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高度评价中国在碳中和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别表彰中国在碳中和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十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十年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约34.4%,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37亿吨。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

  “截至2021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6.6%,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达到或超过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50%以上的风电、85%以上光伏设备组件来自中国。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累计投资已达到3800亿美元,总量居全球第一。”

  “中国的森林蓄积量也在增加。202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未来十年中国要再种植700亿棵树。”

  “截至2022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已走上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气候行动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协同增效。实际上,它鼓励了创新,用创新建立了新的产业,特别是增加了就业。气候行动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共同发力 根据碳吸收的逻辑,“碳中和”需从电力结构性改革、能源消费部门节能减排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三端共同发力。 摄影/宁颖

  推动减污降碳助力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紧迫性越来越强。近年来,广东省始终秉承全球视野和务实作风,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认准自身定位,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为绿色转型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回顾近年来广东省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聚焦在三个主题词——开源、节流、转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广东省将根据各地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现有政策法规。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广东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力求为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工作指南。

  据业内人士介绍,建筑的节能降碳从内涵要义上讲,实际上自古已有。广东省的建筑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岭南地理气候和民俗文化,以遮阳、通风、隔热、防潮等为主要特征的建筑风格。新时代广东省的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更好地传承弘扬岭南特色。

  11月6日,山东省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晒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将重点突出“五个聚焦”,即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深化动能转换、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焦落实重大战略、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高点谋划推进,扎实推动先行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落地海阳,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投运,核能综合利用的“山东智慧”“山东方案”全国关注和借鉴;从“零碳工厂”到“双碳园区”,海尔卡奥斯以科技力量领航绿色制造最佳路径,实现“青岛能突破、山东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模式进阶;打造集成风能开发、氢能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建设等的海上“能源岛”……这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得力探索,显示出山东勇于开拓创新的担当。

  “大家可以看看这幅图,不管是水质也好,湖岸的生态景观也好,白洋淀成为一道人水和谐的亮丽风景线。”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日前“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晒图”,一下子吸引了所有记者的目光。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一段时间以来,这里也曾遭遇“口渴”、污染等威胁。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通过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科学治水用水,白洋淀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辽阔的原野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

  距此几十公里外,便是滚滚东逝的黄河。峡谷两岸层岩嶙峋,巨大的水流奔涌而下,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就坐落于此。

  一条33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连接着塔拉滩的“光”与龙羊峡的“水”,由此促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工程——国家电投龙羊峡水光互补8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让数千里之外的江苏用上了青海电。

  当下的中国,从西北的沙漠戈壁到东部的蔚蓝大海,从险峻的高山峡谷到广袤的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一座座水电站,正源源不断地送出清洁电力。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大力度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启动全国碳市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按照规划,我国要在沙漠、戈壁、荒漠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项目已全部开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低碳转型开启绿色发展新局面

  事实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十四五”开局重点任务之一,引起了各地高度重视。但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涉及面非常广、周期长,一些地方由于认识不足,统筹不周,跟风表态,盲目急进,甚至出现了“运动式减碳”。

  尽管“运动式减碳”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从思想认识上说,最根本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领会不透。

  推进和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必然引起现行经济社会体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必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有序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对于中国艰巨的节能降耗任务来说,必须要找适合中国的“减碳”发展之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中国的节能降耗不能一开始就走“高大上”的路子,动辄就提采取颠覆性技术,彻底更换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这种思路注定是高成本和脱离实际的,弄不好还会损及经济和产业发展。我们认为,最适合中国的节能降耗和减碳发展方式,是采取适用技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能耗效率,这就相当于大幅减碳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名誉会长倪维斗也认为,比起退煤减煤,在中国更重要的是更加快速地提高发电效率,在保障供应的同时减少煤炭使用量。倪维斗表示,电力转型面临的挑战,目前来看并不是该怎么将煤电关停,第一要务是需要大幅提高煤电的效率。目前我们还有很多3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容量机组,效率不高,如果在这方面好好下功夫的话,可以大量减少煤的使用。现在10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功率煤电机组,国内已经可以做到供电煤耗量在270余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水平,相比同等机组300克标准煤/千瓦时左右的量,每度电能减少30克耗煤量。倪维斗指出,我国大型发电站的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中小型的机组还有很大效率提升空间。目前我国30万千瓦上下的中等机组大概有4.5亿千瓦装机容量,还有大量5万千瓦左右的小型电站和中石化、中石油等自备电厂。不论大中小型的电厂,在效率提高上也都还大有潜力可挖,要大幅度、大面积、大规模降低现有电厂的煤耗或者提高效率。如果每度电能降低几十克的煤耗,将对二氧化碳减排非常有利。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发电量77790.6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发电量53302.5亿千瓦时,经倪维斗测算,国内由此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亿吨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表示,电力和工业(包括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根据碳吸收的逻辑,“碳中和”需从电力结构性改革、能源消费部门节能减排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三端共同发力。

  上述专家强调,“运动式”碳中和的负面效应已经明显显现,应该秉持“有序减碳”的方案。2025年之前煤炭的使用量可能仍会增长,煤炭用量增长的部分应该多用在煤的清洁转化上。

  上述专家表示,协同推进碳中和与稳增长,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协同推进碳中和与稳增长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协同推进碳中和与稳增长,就是强调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构社会经济系统。另一方面,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且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而且,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带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协同推进碳中和与稳增长,要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转换能源结构,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2月下旬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