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content}}
从丰产路30号院到青年之家·尚书房,200多米的路程,见证过17岁少年李宜恒的许多欢喜时刻。“开在家门口的书店,也像家一样,让人温暖又安心。”李宜恒说。
这样的尚书房,是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打造的“量身定制”式社区文化服务终端,也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推动全省新华书店门店业态升级的缩影。2022年12月底,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连续第七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在一个个创新探索中,眼下,老牌国有书店正焕发勃勃生机,更多的城市文化名片呼之欲出。
李宜恒在尚书房整理图书
书店常客成了志愿者
李宜恒是河南省实验中学国际部高三学生,他从小就喜欢“泡”书店。家人也经常买书回家,让宜恒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2021年5月,青年之家·尚书房正式开业,家住附近的李宜恒从此成了这里的常客,有时候一待就是一天,或是家里停电了、忘带钥匙了,他也来这里“消磨”时光。
作为河南省团校和郑州市新华书店联合打造的校园书店样板,青年之家·尚书房是诸多青少年和周边社区居民的“网红打卡地”,“给少年讲党史”“小小科学家”“以书会友”等特色活动,也让读者享受到丰富的文化体验。
“这个书店虽然不是特别大,但书的种类很全。”李宜恒说,历史类图书依然是他喜欢的,而诸多政经类图书又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
2021年暑假,得知书店有“小小志愿者”活动,李宜恒主动请缨,当了一个月志愿者。他每天提早到店里,“看种类,看大小,看厚薄……”按着跟店长学来的图书上架知识把书放整齐,打扫卫生,照护绿植,有线下活动时维持秩序,提醒小读者爱护绘本。看到有小孩子捧着博物百科全书“钻研”时,他常想起自己当年泡书店的场景,心里倍觉温暖。
后来,每当店里有需要时,李宜恒总是随叫随到,帮着做些事情。时间久了,他觉得这里特别熟悉、亲切,“就像家一样,来到这儿就很安心”。
阅读中汲取前行力量
在青年之家·尚书房里,有一张手绘漫画,画面是三名店员忙碌的身影,一旁写有书店名字“青青子衿”。李宜恒听说,这幅画是作者画完夹在了书中,其他读者无意间发现的。“作者应该也是觉得,家门口有这样一个书店,特别幸福,才会留下这么别致的礼物。”李宜恒说,“希望书店越来越好,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拥有一方温暖的精神栖息地,在失意、迷茫、落寞时,从书里重获力量。”
这样的力量,李宜恒体会过。考试失利时,他会想到看过的那些科学家的故事,鼓励自己“不要气馁、再加把劲”。生活上遇到难题时,家人也会引导他从“精神食粮”中找答案。
去年年初,母亲被物流车撞伤,在医院住了七八个月。李宜恒一度想放弃出国,“担心考不到理想的学校,让母亲失望”。父亲向他推荐一部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那些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让李宜恒倍感震撼。他想到曾经看过的红色书籍和电影,更加读懂了坚强信念的不可或缺,自己往前走的勇气和信心更足了。
最近,李宜恒正在读丘成桐先生的“第一推动丛书·宇宙系列”的《大宇之形》,“这本书我从初中就开始读,现在还没有读懂,但兴趣来了的时候,也能一下子看好多”。李宜恒计划出国读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去探究更大的世界,将来回国像父母一样,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文 赵墨波/图
编辑 杨阳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