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孩子不会说“谢谢”?看看心理学教授给出的感恩公式

接力出版社

|

2022-11-24 12:03:15

感恩节,除了购物和吃火鸡大餐之外,我想对所有看到“感恩节”这三个字的人来说,也都是一个提醒:生活中还是有些事情值得感恩的。

感恩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它不只是礼貌,也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快乐的方法。有很多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平时培养感恩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善于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顺利,而且心情也会变得阳光。

如果你平时写感恩日记,持续两个礼拜之后,你八成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明显变好,不是说一定会变快乐,而是会变得比较平静、满足。久而久之,可能会让感恩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培养感恩心态呢?

首先,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小孩,感恩都有一个表面的仪式性,就是一种礼貌,即懂得说“谢谢”,懂得回礼。但除此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的心态。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观念,所以你会看到年纪小一点儿的孩子往往不太懂得怎么样表达他们的谢意。当然,我们可以跟他们说:“人家叔叔阿姨给你糖果或玩具,你要说谢谢!不管你是不是要这个糖果或玩具,不管你开不开心,你都得说谢谢!”

我们做父母的也常常会有些懊恼,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这么有礼貌,但如果不叮嘱的话,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说。我的小孩也是一样。

我儿子川川5岁时,有一天,他拿一个玩具,包装得非常紧,他说:“爸爸,请帮我把这个打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把里面的玩具拿出来给他的时候,他很开心,笑了一下,转身就走了。我就把他叫住,这种时候我都会跟他说:“You are welcome。”(别客气)他就回应说:“Thank you。”(谢谢)可是不应该这样子,对不对?不应该是我和他讲“不客气”,他才会记起说“谢谢”。

那我们要怎样提醒小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怎样培养小孩发自内心的感恩之心呢?

最近看到一个研究,研究者叫安德里亚·胡松(Andrea Hussong),他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学教授。他的研究专门针对如何培养感恩心态,包括大人和小孩。他说,感恩大致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注意(Notice)

我们对于这件事的注意,即我们是否注意到人家对我们好。

第二,思考(Think)

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我们判断这个人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第三,感受(Feel)

这件事情给我们的感觉。

第四,行动(Do)

我们表达感谢的行为。

所以他的感恩模型就有四个部分:注意—想法—感觉—行为(Notice-Think-Feel-Do)。


他做了一个测试,用十天的时间跟踪一百个家长,这些家长都有6—9岁大的小孩(通常是需要去训练他们说谢谢的年龄)。十天跟踪下来后,他发现绝大部分家长都会叫孩子说谢谢,少数家长会解释“说谢谢”是因为叔叔阿姨给了你什么东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去问小孩:“你拿到这个东西是什么心情?你开心吗?你喜欢吗?”更少的父母会去问自己的孩子:“你觉得叔叔阿姨为什么要对你这么好呢?你今天为什么会拿到这个奖品呢?”

安德里亚·胡松说,如果我们要培养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感恩之心,四个部分就要全部启动,而且启动的顺序最好是事先让他们注意,然后问他们的想法,再问他们的感觉,最后到行为,那么他们每一次说“谢谢”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逻辑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

今天如果孩子去买个冰激凌,冰激凌店的老板看到他们说:“弟弟(妹妹)好可爱,来,多给你一个冰激凌。”可能大部分父母,包括我在内,接过来交到孩子手上后,会说:“你要说谢谢!”

其实孩子说“谢谢”的时候,不一定知道为什么,他们看到有两个冰激凌,可能只是开心。但如果套用注意—想法—感觉—行为的过程,我们应该说:“今天虽然我只给你买了一个冰激凌,但是你看这个老板多给了你一个,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觉得为什么他多给你一个?”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问。也许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解答:“因为这个老板喜欢你,他觉得你是一个很可爱很乖的小孩,你没有在旁边吵,你在静静地等这个冰激凌,你真的很棒。你原本只能得到一个的,你现在拿到了两个,你感觉如何呢?”

小孩说:“很好。”

我们说:“那你要不要跟老板说‘谢谢’?”

这个“注意—想法—感觉—行为”,就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了,它就可以让我们跳出只记得行礼的逻辑。我们需要把行为和感觉结合在一起,并关注感觉背后又有一个逻辑,这就是一个更完整的感恩心态。

虽然这对小孩比较抽象,但还是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孩子会模仿,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这样的逻辑。所以,如果我们在他们身边,经常教给他们用这四个步骤感恩别人对我们的好,或是经常与他们用“注意—想法—感觉—行为”的方式来重新回想这些事,对孩子来说,这会是一种很好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可以培养他们自然地用这个逻辑去思考身边发生的事。

我相信好的人生来自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不只是行为的习惯,思想也有习惯。感恩是一个对于你或我或我们身边的人来说,从9岁到99岁都非常值得培养和保持的良好的心态。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幸福是一种智慧:日常生活心理平衡术

作者:刘轩

本书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者刘轩的作品。书中剖析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种种心理现象,比如追求完美、难以控制的欲望、迷茫、逃避、讨好……作者以自己切身的体悟、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读者认知自我、认知社会,从而找到心理调适的方法和秘诀,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走出心理问题陷阱,获得更多的幸福。

原文作者:刘轩

文章节选:《幸福是一种智慧:日常生活心理平衡术》

配图来源:Pixabay

责任编辑:陆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