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俄方展开报复行动,冲突升级是否会引发核战危机?

凤凰卫视

|

2022-10-19 17:55:16

10月8日,一辆卡车在桥上发生剧烈爆炸,邻近的油罐列车随之起火,克里米亚大桥上空燃起数米高的大火,伴随着巨大的黑色烟柱,大火吞噬了桥上一列火车的至少两节车厢。公路桥一侧的两节桥面垮塌,塌落入海中。有目击者称,几公里外都能听到爆炸声。

10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共有12名疑犯参与袭击,其中包括乌克兰主要情报部门负责人吉里洛·布达诺夫及其下属。目前,已有8人被捕,其中5名俄罗斯公民,2名乌克兰人,一名亚美尼亚人。爆炸装置被伪装在22个托盘的建筑用聚乙烯薄膜卷中。总重量为22770公斤,8月初从敖德萨经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运入俄罗斯。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引发庆祝,乌政府官员们欢呼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发布大桥垮塌的图片和爆炸瞬间的视频。

1

自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方面就多次表示要攻击克里米亚大桥,美国五角大楼也曾公开表示,认为这座桥是乌克兰军队的一个可行目标。由此可见,克里米亚大桥对于俄乌双方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事学者 萨苏:

顶在克里米亚半岛前面的赫尔松地区,有大量的俄军,那么它们的补给从哪里来?克里米亚半岛只有几万平方公里,这个地方本身出产并不丰富,靠它来补给是不可能的。主要是两条通道,一条是通过马里乌波尔,当初拿下它就是为了打通一条陆上通道,从马里乌波尔通过梅里托波尔,一直到赫尔松的铁道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补给线。但这条线它的北部几十公里以外就是乌克兰军队的战线,这意味着乌克兰随时可以把海马斯火箭调过来,然后就砰砰不断地打铁道线,它是一个固定目标。一旦铁道被打坏,物资运输、人员运输就会出现很大问题,现在战争打的是后勤,所以这条后勤补给线不是很可靠。比较可靠的就是从俄罗斯本土刻赤半岛,经过克里米亚大桥运输到克里米亚半岛。

国际媒体上曝光率极高的克里米亚半岛,位于黑海最北部,乌克兰最南边,像是欧洲伸出的一只手,对于俄罗斯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俄罗斯占据克里米亚,就基本上形成了从北、东、南三面对乌克兰的半包围之势。

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成为乌克兰的自治共和国。但俄罗斯并不认同这一结果,与乌克兰纷争不断。2014年,乌克兰爆发内乱,俄军入侵克里米亚半岛,并在克里米亚占领区主导了全民公投,随后克里米亚单方面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

对于克里米亚公投入俄这一结果,乌克兰不承认,西方也因此对俄实施经济制裁。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之后,普京亲自下令要修建这座大桥。通过投入巨资来显示俄方对于克里米亚的主权,这是政治上的意义,那么经济上的意义它可以带动克里米亚的经济发展等等,将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本土更好地连接在一起。

克里米亚大桥又名刻赤大桥,是俄罗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黑海和亚速海,被称为俄罗斯的“世纪工程”。造价高达2279.2亿卢布,约合40亿美元,因此跻身世界最昂贵的桥梁之列。其公路桥部分于2018年5月竣工。通车典礼上,普京亲自驾驶一辆卡车,从俄罗斯本土开抵克里米亚。大桥被破坏之前,每年可运送1400万人次,和1300万吨货物。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军从克里米亚半岛出发,向赫尔松、扎波罗热方向的进攻比较顺利,打得也比较好,这其中离不开克里米亚大桥。所有部队的调动,物资装备以及后勤等等方面的供应,都需要通过这座大桥,因此这座大桥可以说关系到整个俄军前线火力和部队作战能力的持续性。

对于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大桥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它意味着对克里米亚的完全控制。而对于乌克兰来说,它则像一个耻辱柱。

此次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日期10月8日,正是普京70岁生日的第二天,这样的爆炸时机也耐人寻味。

军事学者 萨苏:

克里米亚大桥是普京非常重要的政绩。在他生日这天把大桥打掉实际上是在打击普京的威望。我没说打击俄罗斯,而是打击普京。因为现在泽连斯基乌克兰这边很明显地采取一个战略,把普京和其他的俄罗斯的官员分开,在俄罗斯内部制造这种矛盾。泽连斯基曾经讲过不跟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政府进行谈判,什么意思?如果俄罗斯的总统不是普京就可以谈,如果俄罗斯认为这仗打到比较困境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了,可以不要普京是吧?

2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就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防御工作,在大桥附近部署了雷达波反射器,用以诱骗敌方导弹。在大桥两侧,俄军也已经加装了生烟器,以规避敌军的侦察。而且克里米亚大桥距离乌克兰控制区有300公里,这个距离只有陆军战术导弹才能击中目标。但美国一直拒绝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给乌克兰。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除了特种攻击手段,乌克兰没有趁手的设备可以攻击这座战略性的大桥。空中不太可能,海面好像也没有迹象,从流露出来地资料看基本可以判定是由一辆卡车爆炸产生的巨大的冲击波。基本上可以从技术上判定几个点,第一,这辆卡车上面装载了大量的炸药、爆炸物。第二,炸药爆炸物的起爆并不是定时的,而是遥控的。因为它在起爆的那一刻,正好它边上的铁轨上正在通行一辆油罐车,起爆时间点拿捏得非常地准确。甚至可以怀疑在后方跟着一辆轿车里头就坐着手持遥控器的人。

10月9日,俄罗斯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报告了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案的调查情况。巴斯特雷金指出大桥爆炸是一起“恐怖袭击”,是乌克兰特工机构策划的,而且得到了外国和俄罗斯公民的协助。

对于俄方指责,乌克兰方面尚未作出回应。《乌克兰真理报》援引该国执法机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炸毁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一次特别行动。但该机构没有就此事发表评论。

3

据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9日下午克里米亚大桥就已经恢复公路双向通车,照明也恢复正常,车道的地面标线完成重新划线,护栏也维修妥善,但卡车被要求搭乘渡轮渡过海峡。15日晚,大桥开放货车通行,所有货车必须经过检查后才能驶入大桥。

军事学者 萨苏:

公路桥通车实际上每小时控制10辆车过桥。铁路第二天10月9日就通车了,实际上是一个铁路的修道车,把上面所有的载荷全都去掉,很缓慢地通过铁轨,“通过”应该是象征性的,也就是意味着无论是公路桥还是铁路桥,目前都不大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运输。

俄军约75%的补给是通过克里米亚提供的。克里米亚大桥受损将多大程度上影响俄乌战场走势和力量对比?

军事学者 萨苏:

重开轮渡对于人员、轻型车辆通过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支持在赫尔松在克里米亚大概10万俄军的装备、补给,困难比较大。南线俄军的补给更加困难,那么军心可能会更加涣散,可能会有利于乌克兰发动进攻。但从战略角度来说,它也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战争升级的这样的一个借口。

4

10月10日清晨,俄罗斯开始报复性反击。乌克兰首都基辅及多个地区首府遭到导弹袭击。其中有一枚导弹落在泽连斯基办公室附近街道上,基辅的防空警报持续时间前所未有,长达5小时37分钟。

同时,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州、西部的捷尔诺波尔州以及东部城市哈尔科夫等多个城市都发生爆炸。据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局10日介绍,当日空袭共造成14人死亡,97人受伤。

普京当日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俄罗斯国防部使用远程导弹对乌克兰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

军事学者 萨苏:

导弹的打击最初有点猝不及防,基辅那边朋友说,突然一下子空袭警报就响了,当时很吃惊,因为从6月份开始基辅就没有遭到过轰炸,过了好几个月,大家平时基本都恢复正常了。还有回来的人越来越多,10月8号那一天回来了4万人,这4万人里面有36,000人是乌克兰人,还有4000人是外国人,回到乌克兰做生意。都认为乌克兰的整个社会秩序在恢复正常,但就在这时候哐哐哐导弹又打过来。

之后几天,俄罗斯的报复还在持续,从11日至今,乌克兰全境多次响起防空警报,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多个城市或地区发生多起袭击事件。

军事学者 萨苏:

俄罗斯现在从前线的直接军事战争,转向一个总体战的方向。前线的战争,通过军事手段打败对方,然后取得战场的优势,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军事战争无法取得胜利的时候,它就要通过整体战争获得胜利,打击社会,从社会层面造成整个国家无法生存。俄罗斯可能也想采用这种办法。包括电厂或水厂、通讯系统,全都炸坏。让普通平民也没法正常生活。这时候对这场战争可能就觉得不要再打了,走向谈判。

面对俄罗斯的报复,乌克兰似乎并不打算退让。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

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时间,这样的目标,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造成伤害,但我们是乌克兰人,互相帮助,我们相信自己,我们恢复了被摧毁的一切,现在电力可能会有短暂的损坏,但对胜利坚定的信念永远不会被中断。

军事学者 萨苏:

在乌克兰的华人朋友描述,当时导弹一炸,乌克兰马上就拉防空警报,所有人都开始往防空洞跑,其实就是往地铁里面跑,地铁是他们进行防空隐蔽的重要的地点。他进去看到里面有很多乌克兰人,居然还有小孩在上课,还有很多人在唱乌克兰的国歌,乌克兰依然在人间。这种情况看来,导弹袭城,也许反而会引起更大的愤怒,战争可能会继续升级。

5

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担心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要求西方提供更多武器。乌内务部长顾问格拉先科9日说,他们不要求西方国家替乌克兰而战,但“基辅需要3倍的‘海马斯’系统、5倍的坦克和装甲车、10倍的车辆”。11日,泽连斯基参加七国集团领导人线上峰会,美国承诺泽连斯基,将向乌克兰提供先进的防空系统统。

10月17日,北约开始了年度核威慑力量演习,14个北约国家参与了该演习。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从俄罗斯角度上来说,它觉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因为不仅是在跟乌克兰打,越来越明显地强调跟乌克兰打就是跟美国打,就是跟北约打。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近期对乌克兰发出警告,她说“不要把普京的话视为虚张声势,认真对待绝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这是政治智慧的标志……”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发出警告,不要把普京逼到墙角。“如果你把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逼到墙角,那后者只有一条出路,向前进。”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如果乌克兰部队向俄罗斯境内开炮,或者向已经被俄罗斯吸纳为俄罗斯领土的4个州开炮,俄罗斯会觉得这是对俄罗斯的进攻,有可能会利用一切的手段,包括常规武器,也包括核武器进行自卫,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乌克兰战争有可能就失控,乌克兰战争有可能从常规武器战争升级失控成为非常规武器战争。

对于俄乌战事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14日,普京表示并不后悔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俄罗斯总统 普京:

我要明确一点,眼下发生的事情并不令人愉快,但都会是一样的结果,如果2月没有发动攻击,我们会处于同样的境地,只是情况对于我们来说会更糟,仅此而已,所以我们所做的是正确且及时的。

同时,俄媒也开始讨论是否应该对乌克兰的后勤补给线动手。一些俄媒分析乌克兰有哪些关键基础设施时提到了跨越第聂伯河的桥梁。“自由媒体”网站称,这样的桥梁目前共有25座,其中大多数是公路、铁路组合桥。通过对这些桥梁的打击将可以使向战区运送北约重型装备的列车瘫痪。

如果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成为冲突中的“常规手段”,所有国家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全球紧张程度都将直线上升。如果俄乌冲突再度升级,并转向使用非常规武器,那将是全人类的灾难。

本周开始的北约核威慑军演,无疑在加剧欧洲安全零和博弈的困局,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让战争机器停下来,我们会想起那些可怕的历史,毕竟以往的两次世界大战,欧洲都是策源地。

制片人:何冀宁

编 导:王柳

编 辑:李唯凡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