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我国太空旅行未来可期,普通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风口财经

|

2022-09-19 14:56:33

3年后,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

  据环球时报报道,“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日前表示,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

  中国商业航天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扶持、资本加持和市场需求牵引下,发展态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有机构预计,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中国商业航天将步入黄金时期。此外,记者梳理发现,部分A股上市公司也具备商业航天相关业务。

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前,“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表示,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在他看来,太空旅游可分三种:

  第一种是进入空间站,这对游客的身体、心理素质等有严格要求;第二种是以维珍银河的“白色骑士”为代表的通过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将游客带入太空,但该模式舒适感和安全性较差;第三种就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亚轨道旅行,适合大部分人群。随着商业模式的完善,2025年,中国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

  根据《2022年太空旅行行业研究报告》中的说法,太空旅行就是以娱乐为目的的人类太空旅行,是基于人们遨游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游,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包括失重飞机、高空气球、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等。其中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意味着平民能够真正进入外太空,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感,甚至绕地飞行,因而更具吸引力。同时亚轨道飞行相比轨道飞行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让其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的经济之选。

电影《太空旅客》片段

  上述报告指出,太空旅行项目始于2001年4月30日,60岁的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搭乘俄罗斯联盟TM32飞船飞向太空,两天后到达国际空间站后在此停留了八天。在为这次旅行花费了2000万美元之后,他成为全世界第一位自掏腰包的太空游客。据报道,此后又有多名游客前往国际空间站实现太空旅行。

  在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中,时间快进到去年,太空旅行又迎来新进展。2021年7月11日,太空旅行公司维珍银河创始人、70岁的理查德·布兰森在另外三名相关专业人士的陪同下,搭乘太空船二号成功从85.9公里高的轨道返回,成为首位登上太空的商业航天企业创始人。9天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搭乘他创办的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飞行器,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并成功触达106公里高的太空,此次太空飞行时间大约为10分钟,旅行成员包含4人,包括贝索斯及其弟弟、82岁的女飞行员沃利·芬克和荷兰18岁少年奥利弗·达曼。

  同样是2021年,第一个上到太空的全平民机组于9月25日出现,由伊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执行的“灵感4”团队绕地轨道停留了3天时间,虽然此次太空旅行的轨道高度已经超过了国际空间站,但并未与空间站对接,仅完成了轨道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试验已获成功。

  8月5日, 我国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

航天科技集团公开的可复用运载工具三步走线路图 来源:航天科技

  8月2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飞行试验采用的运载器经健康检测维护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点火垂直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亚轨道飞行,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成功实现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首次重复使用飞行。

万亿规模商业航天市场

  在商业航天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航天商业化,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时,该产业在美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中国商业航天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扶持、资本加持和市场需求牵引下,发展态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联合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事业按下加速键。2015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元年。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从商业航天的经济规模和整体企业估值来看,体量还相对较小,真正靠火箭和卫星盈利的企业较少,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整体仍处于“积累”阶段。

  截至2021年底,已披露的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相关投融资接近400亿元,分布于产业链的各个模块。从产业链看,中游的地面设备制造和下游的卫星应用及运营两个模块的商业价值较高;而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2022年1月,国办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表示,未来5年,中国航天将“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甘肃酒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我国的商业航天领域融资规模也不断增长。目前,在国内的VC/PE市场中,参与商业航天领域相关投资的机构超100家,2021年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共完成了18轮融资,大部分集中于运载火箭和卫星开发企业。

  过去7年间,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领域均已出现头部企业,已形成国家队与民营派互补的格局,发射次数、发射载荷质量和在轨卫星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预测,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相较于2020年预计有47%的增幅,中国商业航天将步入黄金时期。

  杨毅强表示,最迟到2027年,中国商业航天的“春天”便会到来。

  在本地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商业环境的驱动下,北京、西安、深圳、上海、武汉、宁波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商业航天领域政策规划,加快商业航天布局。可以预见,在商业化程度更高的航天2.0时代,商业航天的赛道依然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重大的战略意义,商业航天的市场主体活力将会竞相迸发,资本热度将会有增无减。

商业航天投资机会有哪些

  另据36氪,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卫星与火箭制造商,可进一步细分为配套设备制造与总装。卫星及火箭配套设备包括航天用连接器、微特电机、MLCC、电子元器件、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星载计算机、恒星敏感器、天通基带芯片等。

  产业链中游为火箭发射与卫星运营服务商。在发射环节,卫星由商业火箭运载,在发射场依靠地面设备辅助实现发射,火箭发射场地包含海陆空三类,我国陆上基地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发射中心;海上基地有海阳产业基地;空中火箭发射尚未实现。截至目前,陆基发射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该种技术运营成本高,且需考虑落区安全。相比之下,海上发射成本较低,但发射难度大,难以发射重型运载火箭。空中发射更加灵活,但技术发展尚不成熟。

  卫星运营即卫星测运控,指通过使用专业设备和软件,实现卫星位置追踪、卫星特殊事件预报、卫星轨道和姿态管理以及卫星业务数据的上传、下载、处理、显示与交付。根据卫星应用场景的不同,卫星运营可进一步分为遥感运营、通讯运营与导航运营等。在卫星运营环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推动产业降本增效。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环节,传统应用场景包括:通信(广播电视传输、邮电、远程医疗、应急救灾等)、导航(海陆空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应急救援、气候监测等)、遥感(国防情报获取、基础设施测绘、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等),新兴应用场景包括卫星互联网、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索等。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商业航天”是中国企业有机会在全球占据重要一席的重要硬科技赛道之一。回顾近几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在火箭发射(星河动力)、火箭可回收技术研发(深蓝航天)、低轨星座(银河航天)以及高速航天器(凌空天行)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星网逐步开展网络建设以及吉利卫星、银河航天、蓝箭航天等骨干企业的参与,2023年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大年,建议关注商业航天板块的投资机会。

  据统计,部分A股上市公司具备商业航天相关业务。像全信股份,是空间站及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配套单位,相继为天和核心舱、神舟载人飞船、天舟二号三号货运飞船以及运载火箭提供了持续的配套;欧比特则在去年8月与中科宇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为中科宇航的太空旅游装备提供系列配套服务。

  机构关注度较高的有航天宏图和航天电器,参与评级机构分别有20家和17家;9月以来市场表现较好的是振芯科技和奥普光电,股价涨幅均在10%以上。业绩方面,振芯科技表现突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5.09%。中航证券表示,公司北斗终端产品所需核心元件均实现100%国产化设计,下半年在卫星导航业务方向持续提升竞争力,成长空间有望打开。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