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典籍周口》 智慧之光——《道德经》随谈(第十九章、第二十章)

周口日报

|

2022-07-15 09:31:10

 《道德经》第十九章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十九章。

在上一章中,老子叙述到大道废弃之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章,可以说是老子对上一章提到的社会弊病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出治理方案。

原文: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an)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一章有关不同版本的问题最容易引起争议。首先在这里先简单地说明一下:在我们所接触的郭店简本《道德经》中,本章开篇两句分别是“绝智弃辩”和“绝伪弃诈”,而通行本《道德经》中则是“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这也是郭店简本和通行本最大的差别。首先我们从时间上来说,出土于战国时期的郭店竹简本和源自西汉以来的通行本,年代越久越接近于《道德经》的真实,所以我们采用竹简本,采用“绝智弃辩”“绝伪弃诈”,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通读《道德经》一书,“圣人”一词出现了32次之多,老子又以“圣人”来象征最高的人格修养境界,在第八章中老子又主张“与善仁”,人与人之间交往要尚仁,可见老子并无“绝圣”和“绝仁”的意思。若依照通行本中“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的意思,“圣人”原本是老子树立的一个榜样和标杆,“仁义”本来是用以劝导人的善行,如今却要否定推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况且老子并无这种激烈反对人文价值的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差别,显然不是在传抄中的无心之举,而是有意为之。而提出“绝仁弃义”,绝的和弃的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明显是在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对立。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现象。

而一说到绝学,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绝学基本上是指圣人的智慧思想。孔子有绝学,《论语》里写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瞎想,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同样,老子也有绝学:绝智弃辩、绝伪弃诈、绝巧弃利,包括第20章的绝学无忧。在现实生活中,“绝”字含有“绝对”的意思,比如一个人说话办事很绝对,一意孤行的话很容易走上绝路,“绝”字往往具有负面含义。众所周知,道家的思维是讲相对性和辩证法的,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上思考问题,但老子却一连用了四个“绝”字,这到底是何意呢,下面我们就逐一来了解。

首先,老子提出“绝智弃辩,民利百倍”,就是弃绝浅薄的心机智巧和巧舌自辩。关于“智”的概念,在第二章中我们已讲过,所谓的“智”不等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智慧,而是指机关算尽的小心机和小聪明。老子从不反对聪明才智,他反对的是由聪明才智异化而成的心机智巧。智慧是好东西,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好的东西一定要有好的用途,如果聪明才智用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造福百姓,那无疑是好的,但如果用到损人利己上,用到压迫百姓身上,那就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尤其是领导者一旦用心机为自身打算,就会漠视自身的缺点,哪怕是指鹿为马这样显而易见的错误,也会极力歪曲和辩解,维护那份早已变质的尊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绝智弃辩”强调的是一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领导者能弃绝浅薄的心机智巧,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包括在后面的章节中老子谈到的“愚人之心”“其政闷闷”都是对智和辩的反对。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善于奇谋异术的高人,例如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实行他老师计然子所教的六法,不过用了其中的三四项策略,便稳定了情势使越国复兴。但最后范蠡对名利功勋却一概不要,竟然一走了之到别的地方做生意去了,至于做生意的方法,很多也都是他老师计然子教的,可见有智慧有才学的人比比皆是。同样也有很多四处游说的纵横家以“智者”面目示人,纷纷给诸侯带来“利”之学说挑起战争,换取功名,所以世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往往是被一些有心机智巧的才智之士搅乱的。

其次是“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意思是弃绝那些虚伪的巧饰和狡猾奸诈的手段行径,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加入了有为的心机,则势必导致行为的伪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淳朴清澈,甚至有时候连亲情关系也会异化得虚伪起来。“民复孝慈”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相对论的解释,在第18章中老子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家庭亲人间不和睦了,才使我们知道何为“孝慈”,这与我们的认知有关;另外一种解释是“孝慈”是生而为人的天性,原本我们就会实践,属于自觉行为。所以若要人心向善,需从本心出发,去除虚伪奸诈,去除标榜做作,去除口是心非,去除万般假冒,恢复淳朴的天性,亲爱善待他人,这才是最纯净的感情。

最后是“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弃绝巧取智夺,放弃追名逐利,也就没有欺世盗名之徒了。以权术治民者称为“巧”,以财货养民者称为“利”,权术之巧,最容易诱使人生奸诈之心,误人行不正之事;财货之利,最容易使人贪图享受,腐蚀灵魂,滋生盗心。比如西晋时期的石崇,他任荆州刺史的时候靠抢劫客商取得巨额财富,生活非常奢靡成为有名的西晋炫富达人;北宋宰相蔡京,他喜欢吃某种鸟的舌头做成的肉脯,查抄他家的时候发现这种肉脯竟有好几仓库。巧取智夺往往是为了图利自己,这是一种强盗心理,是不道德的。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说,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罪行,那便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异化:谋杀,偷走了别人生存的权利;撒谎,偷走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诈骗,偷走了公平的权利;背叛,偷走了信任的权利。所以,弃绝权术机巧和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简简单单、脚踏实地生活不失为上策。

明白了老子的心思,我们也就清楚“智辩、伪诈、巧利”这貌似高明的智谋实则异化成人心私欲所使用的工具,它们均是有为的表现,更是统治者扰民的造作妄为,是欺骗愚弄百姓的“文饰”,是造成道德沦丧、世风败坏、社会混乱的根源,应该坚决杜绝抛弃。世间万物皆有表里之分、内外不同,而且皆是虚华在其外、朴实含其中,所以对待世间一切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怎样让人们不被这虚华的形式所迷惑?心灵有所归属,行为有所遵循,淳厚朴实的本性得以复苏呢?老子给出了修身治世的良方:“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时期儒家荀子曾犀利地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种种欲望,面对种种诱惑,就欲望本身而言,本无善恶、好坏之分,但当欲望肆无忌惮地扩张,超出一定限度,那么它就有了善恶、好坏之分了,也会给人自身和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因此,无论是儒家学者还是道家学者,都主张对人的欲望要有所节制。儒家主张以“仁”“礼”等制度性的规范教化世人;道家比如老子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人自身,主张从源头做起,保持天性的质朴,节制私欲。在这里“见”就是表现、展现,也含有见地、思想、观念的意思。“素”本义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指没有雕琢的木头,“素”和“朴”强调的是不加雕饰、保持质朴的本然状态。老子借“见素抱朴”劝诫世人保持朴实的本性,摒弃复杂的心念,不要让过多的外在私欲和诱惑污染了天性中的淳朴自然。其实“见素抱朴”可由常见的“朴素”两字来概括,但在这里“朴素”不再是形容词,而是老子倡导的一种人生基调。比如苏轼,他一生对造福百姓的本心可谓是坚定不移,即使遭遇职场生涯的三起三落,也始终不改初心,不谄媚权贵,一心只为百姓造福,可见“素”“朴”更是一种选择,是不管经历多少艰难险阻不管面临多大诱惑,都能恪守初心,不坠青云之志。而对于“少私寡欲”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也就是减少私心和贪欲。希腊罗马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人的有些欲望是自然而必需的;有些欲望自然而非必要;还有些欲望既非自然,亦非必要,而是由虚幻的想象所致。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就是因为想得太多、要得太多。当我们过多过急地追逐眼前利益,过多地羁绊于外在的种种诱惑时,我们应该保持人性中的一点真诚和质朴,减损自己过度的谋求和贪欲,还自己一颗恬淡平常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还是趋向这种人生境界的重要修养方式和途径。

总之,在这一章中老子通过对“三绝”的阐释,得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文简而意奥的结论,倡导在喧嚣的人世间,我们应始终保持素朴的本性,不矫揉造作,不虚伪修饰,不断减少私心和贪欲。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愿我们多内观反省,拥有属于自己最本色的东西。(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黄佳 整理

《道德经》第二十章

本期撰稿人: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说: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阅读学习这一章,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尽管这一章是《道德经》中比较长的一章,但由于老子是用第一人称“我”与人们对话,并且说的全是心里话,所以丝毫也没有冗长的感觉,反而想让老子再多说一些,多听听他学道、悟道、体道并最终得道的体会。

用第一人称说事析理是《道德经》的一大语言表达特色,八十一章《道德经》中,共有36句话直接用“我”“吾”说事析理,直接把自己摆进去讨论问题、发表感想、阐述见解,增强了《道德经》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犹如老子穿越到了当代,与我们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到第二十章,老子着重介绍个人修身悟道的方法。他采取正话反说的方式,把自身摆进去,把世俗之人的心态行为与自己的心态行为作了对比和描述。在这种对比描述基础上,老子所发出的感慨是深刻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他强调的“六独”:

一是“我独泊兮”。“我”对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享受盛宴,如同登上高台赏春之类的事情不感兴趣,独自宁静淡泊,无动于衷,没有一丝寻欢作乐的念头。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自己的心志已经超越了世俗的价值,因此也就无所谓悲喜了。

二是“我独若遗”。众人都富足有余,而我却依然清贫。这里,老子与世俗之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世俗之人掉进钱眼里不可自拔,绞尽脑汁地追求功名利禄等有形之物,而老子则是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上。因为他孜孜以求的“道”,就是文化精神长期积累、高度抽象的产物,是无形之物。在世俗之人看来,追求这种不当吃、不当穿,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物太没用了,老子醉心于此,真的是愚蠢至极。而在老子看来,这种追求,恰恰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世界的富足,是非常有意义的。老子活在自己所建立的“道”的价值世界里,并不懈探索着、追求着,其中的乐趣,是世俗之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因为二者不在一个频道上。

三是“我独昏昏”。众人都光彩炫目,唯独我暗淡无光。世俗之人在追逐到功名利禄后,一般的都要衣锦还乡、四处炫耀一番,唯恐大家不知道。而在老子看来,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功名利禄之类的身外之物早晚都会失去,只有道是永恒的,对道的追求和由此带来的人格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也是永恒的。表面看似暗淡无光,实是内含无穷无尽的能量。老子正是以大智若愚的方式,以难得糊涂的心态保持着独立的自我与人格。

四是“我独闷闷“。众人都精明严苛,唯独我似乎昏沉糊涂,是那样的淳朴实在。《红楼梦》里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被不少人奉为座右铭。殊不知,这正是老子所摒弃的。在老子看来,入世过深,被滚滚红尘淹没而不自知,沉湎其中不可自拔,似乎是如鱼得水的人,能够得意于一时,却不会风光一世。人世间多少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悲喜剧轮番上演,依然没有惊醒梦中人,依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把他乡当故乡”。到头来,只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下场。因此,世俗之人的“察察”,实是“闷闷”,而老子式的“昏昏”,实为“察察”。其实,老子不屑与那些自以为精明的俗人为伍,更不会在思想上、做法上和俗人达成共识。可见,“闷闷”是至高的境界,拥有它的人可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多一些淡定、多一份平和。

五是“我独顽且鄙”。世人都精明灵巧,仿佛有所作为,唯独我愚顽不灵,仿佛鄙陋笨拙。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是深知自己的人格性情的,也是认准学道、悟道、体道的目标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因此,他坦言自己“顽且鄙”,并且对此毫不后悔、津津乐道。因为,“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大道是平坦宽阔的,但世俗之人往往弃之不顾而选择去走歪门邪道。在这方面,世俗之人越精明灵巧、有所作为,距离大道就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的“顽且鄙”,正是坚守天下大道的韧性与毅力的表现。

六是“我独异于人”。前面说那么多,到了篇末,老子终于点题了:“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是明明白白地向世俗之人庄严宣告:唯独我与众不同——秉持本性,以“道”自守。在老子看来,面对世俗的洪流,个人也许如流沙,不能自主,但至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才不至于丧失自我,被时代逆流裹挟。否则,生命真的是如同蝼蚁,如行尸走肉了。当然,老子“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的自白,显然是在说明,追求大道者,必须做到“独异于人”,不怕孤独寂寞,不怕中伤误解,这也是老子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追求大道的意志和决心的表白。

讲到这里,对本章开篇的“绝学无忧”就容易理解了。这句话中,“绝学”是手段,“无忧”是目的,“绝学”是为了杜绝忧患。“绝”是弃绝,“学”指的是什么呢?不是指读书学习,这个学指的是俗学,也就是社会上流行的学问,用现在的话叫“潜规则”之类。在文中老子一再提到“俗人”如何如何,就是不要学习俗人那一套,要杜绝忧患。人的忧患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对名的忧患、对利的忧患,就是老子在文中讲的对“昭昭”“察察”“有余”等的追求。用现代的话说,老子这里说的“学”,指的是对俗人、对“潜规则”的一种效仿。“绝学”是说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跟着去模仿的意思,根本不是指要抛弃研究学习。抛弃学问,老子还写《道德经》干什么?

当然,对老子思想领悟最到位、践行最有力的是与老子一样“独异于人”的庄子。庄子一生,保持真我,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看透生死,法天效地,与自然大道共存。我们通过他的两则小故事,可以看出他自由洒脱、独立不倚的人生姿态。

第一则小故事:一天,庄子正在垂钓。楚王派人来聘请他做官,来人对庄子说:“我们大王久闻先生贤名,想让您帮着治理国事。希望先生能出山,上为我王分忧,下为黎民造福。”

庄子旁若无人,看都不看来人一眼,淡然地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用竹箱子装起它,盖上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遗骨被高高地供奉起来,还是宁愿活着时在泥水中自由游弋呢?”来使道:“自然是愿意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吧!我也愿在泥水中自由游弋呢!”由此可见庄子追求与自然为伍的自由生活。

第二则小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国做了宰相,庄子想去看看他。有人听说后急忙对惠子说:“庄子来,恐怕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呀。”惠子于是很惶恐,想逮捕庄子。派人在全国上下搜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

正在此时,庄子从容来拜见,并对惠子说:“你听说过南方一种叫凤凰的鸟吗?这凤凰展翅而飞,从南海飞到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吃,非醴泉不喝。这时,有只猫头鹰正美美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它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生怕美食被夺去。你说这可笑不?”

惠子似乎还没听懂,一脸茫然。庄子说:“现在您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惠子听后,一脸难堪。由此可见庄子蔑视权贵、淡泊名利的思想。庄子的一生,正是“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的一生。

总之,老子洞察世间万物,看淡功名利禄,甘处人下、与世无争、秉持本性、执道而行。他的“六独”,在礼崩乐坏,列国征战不已,天下纷纷扰扰的春秋末年,是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姿态,是他坚守大道、清虚自守的理想生活方式。老子的“独”与“异”,对人们的启示作用是积极的,应该认真体悟并践行。(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黄佳 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