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都市里的“土专家”不简单 开垦闲地培育红薯新品种

周口日报

|

2022-07-09 16:46:51

杨太山展示红薯新品种(资料图片)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朱东一

在中心城区中原路与黄河路附近,有位小有名气的“土专家”叫杨太山,年近八旬的他,开垦了一小片闲地,自研培育红薯新品种。他培育的红薯结的多、口感糯、甘甜、无丝,附近群众问他:“大爷,你种的红薯是啥品种啊?真好吃。”杨太山乐呵呵地说:“我培育的‘太山一号’。”

开垦闲地培育红薯新品种

位于中原路与黄河路附近的铁路公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杨太山每天在公园里休闲的同时,还不耽误照看他的“宝贝疙瘩”红薯。他种的红薯一棵秧能结果25块,不光结果多而且还好吃。

7月6日,记者在杨太山大爷的带领下,来到他的红薯地,一片片绿莹莹的红薯长势喜人,红薯叶片厚实翠绿,且薯秧粗壮。他告诉记者,铁路公园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附近的环境,在公园的东侧有几块闲置的土地,下雨存水且乱草丛生,从2019年开始,杨太山便整理开垦这几块闲地,除草、清石子、翻土晒地,硬生生将废地变成沃土。

土地整理好,杨太山便开始培育红薯新品种之路。

数代优选“太山一号”诞生

翻过老铁路路基,记者看到杨太山培育红薯的苗床。“这是数代优选留下的红薯种,将红薯在苗床上生发后,我从中筛选出品相优、性状好的秧苗,将秧苗再种到地里,让其生长结果。”杨太山说。

经过数代优选,目前杨太山培育的红薯新品种“太山一号”性状逐渐稳定。

选种很重要,种植养护也很关键。区别于其他种植方式,杨太山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杨太山所种的是秋红薯,到了霜降后才收获。别人种薯秧是一头在外另一头埋土里,杨太山种薯秧是秧两头在外中间埋土里;别人种红薯会翻秧,杨太山种红薯不翻秧……

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种植方式,杨太山的红薯不打药、不施肥,红薯照样高产且好吃。

与红薯的不解之缘

谈起与红薯的不解之缘,杨太山大爷感慨地说:“我年轻的时候,靠红薯才养活了一家人。”

杨太山是港区李埠口杨楼寨的村民。他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长,当时他种出的红薯最大的一块有18斤重,就是在现在也能称上“红薯王”。

生产队解散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杨太山靠种红薯的技术让一家人过上了好生活。“28岁那一年,面粉是四毛五一斤,红薯五毛钱一斤,一亩地红薯的产品是小麦的好多倍,那利润可观的很。”他说。

杨太山一直没有停止种红薯,种的多了就打地窖存起来,待到价高时卖出,还把红薯打成粉,做成粉条卖的价格更高。

心态乐观要让群众得实惠

采访中杨太山表示,他打算给红薯新品种“太山一号”申请专利,并将他的种植技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群众和邻居得实惠。

现在,杨太山的生活充实而丰满,照顾着红薯的同时,在铁路公园这片小天地里,他用口技模仿动听的鸟叫声,引得很多鸟儿飞到公园嬉戏,他还写诗歌颂党和祖国,抒发自己的情怀。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