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content}}
7月,上海学子将迎来中高考。老字号点心店乔家栅推出一组应季糕点:状元糕和绿马定胜糕。后者尤为亮眼,用“绿马”造型谐音“绿码”及“马到成功”,引得家有考生的老主顾特意光顾:舌尖淌着绿豆沙不甜不腻的口感,心中寄着美好寓意。
“讨口彩”的食品、商品几乎是每年应试季,商家都会推出的固定动作。记者5日探访发现,除了老字号点心,旗袍店也有为考生家长推出的定制、成衣售卖,寄誉“旗开得胜”等祝福。
对于消费者,“定胜”、“得胜”等鼓舞人心的口彩能够减少考场发挥的不确定性对心态的影响;于商家,也是商品推陈出新的一次契机。
记者了解到,乔家栅的绿马定盛糕是疫情下的创新糕点,此次同推出三四年的状元糕组合售卖。点心师傅介绍,状元糕的原材料以易消化的白芸豆为主,糕面上写有“定胜”二字,作为对考生的祝福。其体积远小于传统的定胜糕,适合考生在考试期间垫饥;绿马糕的主要配方与经典绿豆糕一致,牛油果口味,“有老顾客特别打电话来询问绿马糕,每天能够卖出20份左右。”
在位于岳阳路的一家定制旗袍店,店员告诉记者,如果是送考家长,旗袍会设计成红色,图案采用祥云纹,盘扣使用梅花扣,寓意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过旗袍立领比较好看,这次考试正是盛夏,领口上需要改良。”
记者查阅小红书发现,送考的旗袍颜色颇有说法:第一日红色寓意“开门红”,第二日绿色指向“一路绿灯”,第三日黄色是为“走向辉煌”。
一名经常送考的初中教师告诉记者,她本人就会穿红穿绿,也常见女性学生家长穿旗袍,“特别好看,其实就是给学生释放压力,也给自己缓解焦虑。”
无论商家通过何种方式寓意,对于消费者,讨的是“口彩”,求的是心安。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对记者表示,“这些活动主要的作用是稳心态。家长也需要安慰,他们中很多也是人生第一次送考,心情紧张。而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发挥。再者,疫情延迟了中高考,叠加考试中的不确定因素,种种都会影响家长心态。”
至于考试季“讨口彩”更多是一种约定俗成,其核心价值不受时代裹挟。
章友德指出,“‘讨口彩’也非始于今天,说明民众对教育的重视。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给予祝福,已成为一种习俗。考试总有不确定性,而父母有所期待。他们希望孩子不负自己多年的陪伴、自身努力和社会的期待,这其中蕴含着不菲的民俗文化价值。”
作者:苏展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陆益峰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