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12岁少女深山扫盲 300青年17个月凿通青年洞

河南青年时报

|

2022-04-29 08:37:11


4月22日上午9点,红旗渠干部学院29岁的教师冯欢面对镜头,又一次开始了她的讲解。在这场40多分钟的直播中,冯欢又一次落泪了。

那是讲到红旗渠工程主要设计者吴祖太的故事时。一个外乡来的技术人员,为修好这渠水,全身心扑在工地上,因察看险情不幸牺牲,年仅27岁。“同样是青年,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让我很钦佩、很震撼。”冯欢说。

回望那一穷二白的年代,一个个无私无畏的青年站了出来,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燃烧青春,奔向新生。

如今,崖上安家、抡锤打钎的日子早已是过往,可那股精气神却历久弥新,在红旗渠畔、在中原大地,处处流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河南青年上甘岭战役谱壮歌

在红旗渠所在的林州,有一个小村落“藏”在太行山间。村里有一座黑玉雕塑平台,耸立着一尊英雄铜像:他手持冲锋枪,浩气凛然,凝视远方。

孙占元烈士雕像 受访者供图

他,就是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第齐名的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孙占元。这个山村,也因他而改名为“占元村”。

70多年前,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的孙占元从这里参军,曾参战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并在中原解放汤阴和淇县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决策。1951年3月29日,孙占元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青年一起,带着必胜信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占元村党支书、团支书孙梅荣,是孙占元的本家,从小就听人讲起英雄的故事,如今,她一有空,就去孙占元故居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把英雄事迹讲给更多人听。

那是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敌军约6个营的兵力攻占了志愿军防守的597.9和537.7高地,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对597.9高地2号阵地实施反击,接近2号阵地时,他的双腿被敌炮弹炸断。战士们劝他撤离阵地,他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岗位。”

他以坚强的意志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爆破,摧毁3个火力点。突击排攻上2号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时,敌人突然从阵地侧后反扑过来,数名战友牺牲。他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架起缴获的两挺机枪轮番射击,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敌人再次发起攻击,尽管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他依然忍着巨大伤痛,艰难爬行,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继续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他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

那一年,他只有27岁。

那场战役中,在每平方米就有76枚炮弹的土地上,无数个“孙占元”用身躯,筑就了攻不破的“铜墙铁壁”。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此战之后,朝鲜战局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

孙占元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这样的青年,在河南不是孤例。就在孙占元踏上朝鲜战场的同时,在团中央号召下,全国上下迅速掀起各类青年爱国运动,河南青年踊跃参与。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用180场义演收入,为志愿军捐购1架战斗机——“香玉剧社号”,成为家喻户晓的爱国壮举。

英雄远去,英名不朽。

“在我们村,先祭英雄后祭祖宗,是民俗;缅怀英雄,尊崇英雄,是村规。” 孙梅荣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村里乡亲都会到孙占元雕像前,放一盘自制的面点,献一束采摘的花草;在“七一”和“八一”期间,也会有很多人来瞻仰烈士铜像,重温入党誓词,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占元村每逢有新兵入伍、民兵入队,青年入党、学生入团,都要到孙占元旧居前宣誓,传承英雄精神。

孙占元雕像前,缅怀英雄 受访者供图

孙梅荣是全镇为数不多的女村支书,她带村民搞小米、红薯深加工,发展红色旅游,一心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遇到难题时,她常用英雄故事激励自己,“他们当年冒着生命危险保家卫国,如今多出点力、多吃点苦又算什么困难呢”。

12岁少年开展扫盲运动

被誉为“大焦山里的明珠”

青春,向来是不怕斗争敢于斗争的。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要捍卫主权保家卫国,也要同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文化水平斗争,奋力建设新中国。

1953年1月18日,青年团河南省委要求各省辖市及县级以下的团组织普遍召开团的代表大会,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青年团中央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对全团进行由国民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生产建设的动员。由此,全省拉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岗位练兵、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手、青年垦荒队等活动序幕。

焦作矿务局涌现出200多个以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为骨干的青年突击队,刘九学青年采煤队的“安全四化”(即计划化、群众化、制度化、纪律化)先进经验,被推广至全国,郑全斌青年掘进队还曾受到团中央表彰,为焦作人民“特别能战斗”精神赋予新的含义。

刘九学青年采煤队 资料图

为更好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青年团中央决定,在1955年9月召开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8年,团中央又召开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一时间,全国涌现出许多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典型,来自河南鲁山县的马小翠就是其中之一。

她的家在鲁山县的大焦山,是个极为偏僻的深山区。新中国成立后,马小翠是大焦山第一个到学校读书的学生。她每天受着党和团的教育,受着刘胡兰等英雄事迹影响,自幼在心里种下了文化的种子,日后成为河南扫盲运动中的一颗“大焦山里的明珠”。

1955年,12岁的马小翠高小毕业了,成为大焦山农民中仅有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从那时起,她就立定志愿,坚决要把文化带进大焦山。

她找乡长要办民校,别人看她小,不当回事儿。可她不泄气,想方设法去争取,几经努力,终于,一个有6名学生的识字班开起来了。马小翠带着他们,白天在山坡上识字,晚上找间磨坊做教室。没有书本,她就用笔记本给大家抄;没有灯,她就到山上砍些白蜡柴照明。大家学习热情非常高。

河南青年妇女秉灯识字 资料图

慢慢地,学生逐渐多了起来。马小翠想发动大家买书,又怕他们要不来钱,就跟父亲撒了个谎要了5元钱,加上平时积蓄,一下子买了72套书。

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大焦山。马小翠得到乡里支持,有了大教室,就把民校分作两处,培养两个学生做教师,她被选为全乡民校的“小校长”。

这年冬天,马小翠光荣加入青年团。入团后,她工作更积极了,时常忙着教课、备课、组织学习。到1956年春天,大焦山的青壮年文盲已经扫完,这个偏僻山区成了鲁山县最早扫除文盲的地区之一。在1959年01期《人民文学》的一篇文章中,作家李准这样评价马小翠:“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它可以消磨在妈妈的怀里和编头发的镜子前,它也可以像马小翠那样,为人民立下杰出的功勋。”

这样的青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处可见,激荡人心。1954年,青年团河南省委开展“向荒山进军,种植万亩青年林”运动。一支支青年垦荒队,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祖国绿茵,在河南、新疆、青海等地都能看到他们奋战的身影。

20世纪50年代,河南许昌郏县大李庄乡搞农业合作化规划试点,吸引在读青年回乡工作。毛泽东主席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由此,河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拉开。

300名青年奋战17个月

凿通616米青年洞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时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河南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河南省团校,有一棵“念焦桐”,是青年学员的必打卡之地。据介绍,这是由来自兰考、经由焦裕禄书记亲自种下的“一代焦桐”孕育而成的“二代焦桐”,寓意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焦裕禄精神在团校落地生根,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不断拼搏,奋勇向前。

1950年6月至10月,焦裕禄曾在河南省团校参加团干培训。他是从共青团队伍中走出的青年楷模。在兰考工作期间,他忍着肝癌剧痛,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种泡桐,铸造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从精神高地兰考北望太行山,“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也有青春身影。采访中,冯欢提供了一本名为《红旗渠志》的史料,里面详细记载了红旗渠青年洞的修建过程。如今,即便只是讲起这段历史,她依然觉得“惊心动魄”。

当年红旗渠建设的场景 资料图

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进口左侧为一条深沟,崖壁陡峭,西是一崖壁,像“弓”形,如同鬼斧神工一刀切,素有“小鬼脸,顶着天,山高鸟难飞,崖陡猴难攀”之称,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

总干渠动工后,县委和总指挥部领导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考察,确定开凿隧洞穿山而过。工地党支部对施工任务作了安排,并向团支部部署任务说:“共青团是党的助手,你们是青年的旗手,把卢家拐隧洞开凿任务交给你们。”工地团支部无条件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

开凿过程中,工地团支部利用晚上召开团员青年会,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泽东《愚公移山》著作,学习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提高青年们的凿洞勇气。

1960年11月,工地党委执行上级“百日休整”指示后,改从全县修渠民工中抽调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因该工程施工由总指挥部共青团组织分工负责,凿洞民工由青年组成,故取名为“青年洞”。

工地的青年们一致表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坚决拿下小鬼脸。小鬼脸上钻个洞,牵着龙王穿山行。”那时,正值严冬,缺粮少菜,缺钱短物,大家吃不饱饭,就上山采野菜,下漳河捞河草,佐以主食充饥。

这一段工程不但地势险峻,而且全部是石英砂岩,石头坚硬如钢,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可这难不倒富有创意的年轻人,他们创造了“三角炮”“瓦缸窑炮”“连环炮”等爆破凿洞新技术,使日进度由0.3米逐渐提高到2.8米。1961年7月15日,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奋战,青年洞终于凿通。红旗渠渠线,由此往前延伸了最艰难的616米。

红旗渠青年洞 受访者供图

之后,红旗渠上又成立了刘胡兰突击队、孙占元突击队、李改云突击队等,3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民兵冲锋在前,为红旗渠修建贡献了磅礴的青春力量。如今,青年洞上方还有几个醒目大字:洞中岁月。这是当年修渠青年留下的字迹,已和太行山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风景。

从教7年,冯欢明显感觉到,青年学员越来越多,每当带他们走进青年洞,感悟“洞中岁月”时,那动容的神情、励志的感言、昂扬的斗志,让冯欢越来越笃定:经过岁月淘洗的红旗渠精神,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正为当代青年带去无尽勇气和动力,激励他们在新征程中成就新的青春辉煌……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

编辑 张磊

校对 夏寒

审核 田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