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关于接收邮件快递疫情防控的紧急提示;太原机场最新出行提示

山西发布

|

2022-03-12 10:12:45

3月10日以来,太原市部分居民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防控办发送的短信提示:“2022年3月9日,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速运中转场发现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环境核酸显示多点阳性,您的快件经过该中转场中转,快件存在受到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请您立即向属地社区(村)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收到余杭区防控办提示信息后,部分居民向属地社区(村)进行了报备,太原市疫情防控办组织各县(市、区)立即进行调查处置。经疾控专家研判:对相关可疑涉疫邮件直接接触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3次核酸检测(前3天做2次,最后一天再做1次)”的健康管理措施,隔离期满且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管控。目前,各县(市、区)正在对摸排到的相关接触人员实施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对邮件涉及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同时继续深入排查,及时将相关接触人员纳入管控,严密防范疫情出现新燃点。

经核实,关于网传“3月10日太原市小店区顺丰速运中转场发现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环境核酸显示多点阳性“的信息为虚假信息,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个人健康管理责任,主动配合社区落实好健康管理措施。为最大程度降低“由物及人”的传播风险,太原市疫情防控办提示您在接收邮件、快递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先做防护再接收。个人收到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邮件、快递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邮件内、外包装。提倡无接触投递,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一定距离。

二、邮件消毒静置再使用。拆件时先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依次对外、内包装进行全面消毒,在通风处静置30分钟后方可取出内件物品。邮件内件是食品的,食品表面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加工工具清洗后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84”消毒液消毒;快递是硬质物品,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快递是衣物布草类用开水浸泡20分钟或煮沸10分钟。所有经过氯消毒的物体表面,30分钟后均需清水擦洗干净。

三、拆完邮件要洗手。处理完邮件、快递后及时摘下手套,使用手消毒剂彻底清洗双手,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四、包装处置要规范。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避免带入家中,建议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确需带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五、异常情况早报告。收取邮件、快递后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做好个人防护,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太原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3月11日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政策,3月11日起,所有到达太原机场的旅客均需查验支付宝“山西健康码”、大数据行程卡、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扫描“太原市检疫信息登记”二维码,完成信息填报工作后,在现场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到达旅客特别注意:

到达旅客通过支付宝“山西健康码”、大数据行程卡、核酸阴性证明查验,体温正常且“太原市检疫信息登记”填报无异常,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后,可正常离开;若“太原市检疫信息登记”填报异常,除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以外,还要填写《入境/高中风险地区/健康码异常抵并人员信息登记表》,由机场工作人员交接至太原市10县市区防控专班人员。

支付宝“山西健康码”异常人员,需扫描“太原市检疫信息登记”填报相关信息,由机场工作人员交接至太原市10县市区防控专班人员。

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满足健康码、行程卡、太原检疫信息码查验要求的人员,由同行人或机场工作人员代办。

对于入境返晋人员在按照查验普通旅客的基础上,还需查验解除隔离证明,填写《入境/高中风险地区/健康码异常抵并人员信息登记表》及太原市检疫信息登记。

出发旅客须知:

进入航站楼的所有人员需进行测温和查验支付宝山西健康码,健康码为绿码且测温正常方可进入;出发旅客还应关注乘坐航班航司及到达机场防疫政策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关乘机材料。

建议您在出发前检查您的山西健康码状态,如健康码异常,不得进入太原机场航站楼,并向居住地社区报备并配合做好健康管理。

由于疫情防疫政策存在变化,具体以当日现场实际政策为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详情可拨打太原机场官方客服热线(0351—96566)进行咨询。

来源 | 健康太原官微

山西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编辑 | 张轶楠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