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新春走基层‖树林里种出“金疙瘩”

周口日报

|

2022-01-21 12:02:51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锦春 何晴 文/图

周口林下经济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一角

李秀红正耐心地向技术人员讲解种植知识

破土而出的赤松茸

采蘑女工将采来的赤松茸分类打包

掀起塑料薄膜,拨开稻草,圆润肥厚的红色盖顶,洁白紧实的菌柄,一朵朵赤松茸正破土而出……1月14日,记者随周口硕博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李锋走进大棚,察看赤松茸的生长情况。

在这个占地230亩的“周口硕博林下经济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每年可产出赤松茸8000至1万吨,亩增效益3.6万元左右。“栽培赤松茸不但能消化大量农作物秸秆,收获后的菇渣还可以作为有机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为种植其他农产品打下良好基础,真正实现取之于林、用之于林的效果。”李锋说。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立足本地是绝招。近年来,周口市川汇区依托国储林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利用林地资源,放活林地流转政策,吸引大批企业入驻发展林下循环经济,携企业与百姓一起蹚出一条立体种养之路。

解剖“麻雀” 发现典型

2021年10月的一天,68岁的李秀红像往常一样,衣着朴素、精神矍铄,双手沾满泥土,正耐心地向周口硕博农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讲解种植知识。“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助力周口食用菌的发展,对企业进行免费指导。现在退休了,还是一心想把食用菌技术推广下去。”李秀红说。

李秀红,周口市扶沟县原科协主席,是农村基层成长起来的科技干部,拥有40多年食用菌种植经验。她致力于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的学习、研究、推广和普及,并在食用菌行业发展研究创新中取得卓越成就,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蘑菇大王”。她决心让食用菌生产在全国得到推广,曾说:“我是农民的女儿,我要让农民尽快富起来。”2021年,在经过两年的食用菌种植探索后,周口硕博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周口市首家林下经济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李秀红作为技术专家,帮助该企业解决多项种植难题。

“周口种植赤松茸的前景非常好。”李秀红自信地说。在周口市川汇区金海路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党庄、下口、郭庄等行政村,栽种着上千亩的国储林,林下空地常年闲置。由于所栽树种经济价值低,加之栽植过密,影响树木生长,不利于后期管理且养护成本高,木材的销售收入难以平衡前期投资和运营期间的费用,如何解决资金平衡问题是关键。

发展林下经济已势不可挡。川汇区政府引进企业,扶持让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国储林资源,围绕林下经济下功夫,盘活国储林林下空间资源,让林下经济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产业。金海路办事处驻党庄行政村工作队邀请周口硕博农业有限公司考察,通过对党庄、下口等行政村国储林面积、行距、林下温度等进行全方位调查论证发现,该林地地貌平坦,平均气温在14.5至15.8摄氏度,林下常年无阳光直射,土壤水分含量在65%至70%之间,且周口市地处低温带,符合赤松茸的生长环境,生长期限可从本年11月份延长至次年5月份。赤松茸,别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人工培育的赤松茸色泽艳丽、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

目前,周口市首家林下经济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已同平顶山城建学院达成合作,成为该学院研究实验基地,专业种植赤松茸。但在种植初期,困难重重,如出菇时间长、温度上升后基料(种植赤松茸所需养料)转换率低导致产量低。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细,坚为必成。李秀红及科研团队在困难中摸索,改善赤松茸种植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温度控制、杂菌感染处理等。据李锋介绍,基地的6位科研人员,在经过一次次失败后,钻研出了新配方,实现了基料配比的重要技术突破,实现基料80%至90%的转化率,居于行业顶尖水平。

除了提供技术上的帮助之外,李秀红还利用自身知识和种植经验帮助该企业减少消耗损失;对于企业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进行产品深加工,李向红也为该企业制订出可行性方案。

“随着赤松茸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除收益可观外,还能把农副产品的渣料,如麦秸秆、玉米秆等循环利用起来,我认为,在我有生之年,我有义务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为家乡做点贡献。”李秀红激动地说。

变废为宝 “秸”尽所能

夏日炎炎,秸秆收割打包机在万亩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鸣声,一茬茬秸秆被收进捆草机的机箱内,通过压缩,秸秆“变身”成圆柱体,待收集整理后再运送到各收储点……2021年6月,川汇区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在城北办事处、华耀城办事处设置两个秸秆集中收储点,对秸秆进行集中回收并加以综合利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秸秆基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综合利用,实现了秸秆的“变废为宝”,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城北办事处西张楼行政村村民张天锋笑着说:“以前老百姓费很大力气想办法怎么回收秸秆,今年不一样了,政府加大了力度,搞了一项新政策,把秸秆统统打成捆拉走了,这下地里干净了,俺们也省了力气,老百姓心里都高兴。”

据了解,周口硕博农业有限公司利用11天时间回收秸秆2.8万亩,约4万吨。回收的秸秆作为辅料,用于种植赤松茸的基料,实现“过菇还田”,即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促进秸秆生物转化与降解,收获食用菌后菇渣就地还田。赤松茸的菌渣富含有机质,可以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该技术的示范应用,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土地化肥用量,生态效益显著,为种植其他农产品打下良好基础。党村驻村第一书记说:“发展林下经济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来说的确是个措施,既惠及了当地群众,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实现了秸秆还田,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除回收秸秆外,川汇区国储林修剪后的残留木渣也大有用处。在经过粉碎和专业设备高温杀菌加工后,可作为种植赤松茸的基料,剩余的基料铺在土地上7-8个月,可达到保温除害的效果,不仅保证赤松茸温暖的生长环境,也对国储林林木起到施肥作用。

同频共振 “玩转”循环

川汇区农业体量小,国储林占地1.2万亩。借助本土特点,川汇区积极探索国储林农业循环经济,紧贴乡村振兴政策,采取多种途径,增加国储林项目的整体经济收入,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据了解,目前,周口硕博农业有限公司单日销量在500斤以上,集中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为让更多周口人品尝到佳肴,2021年上半年,该企业在周口设立示范点,进行赤松茸的产品推广,市民反响热烈。去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该公司向专业为我市中小学生提供营养午餐的乾盛央厨供货5000公斤,让学生们也品尝到了赤松茸的美味。

但想要实现“让全周口人都吃上赤松茸”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产量难题亟待解决。“如果我们抓住生产、销售这个牛鼻子,让农户参与进来那就好办了!”李锋说,农户承包土地,企业提供菌种,拓宽销售渠道,打造自有品牌,可形成一套完整的赤松茸产业循环链条。

1月14日,在周口硕博林下经济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女工们正在忙碌,她们掀起塑料薄膜,小心地托起赤松茸……小小的赤松茸,正慢慢“撑起”农民“致富伞”。党庄行政村村民李威说:“因为发展林下经济,俺们党庄已经有120多名没有就业能力的人成功再就业,现在人人都喜气洋洋,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周口市城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农户得到增收,看到了喜人的成果,自然而然会带动更多人投入林下经济,从而缓解政府、城投、企业三方压力,这也是川汇区引入企业、发展林下经济的初衷。随着产业规模壮大,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农户做到“自给自足”,或将成为川汇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