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些词怎么用?

传媒茶话会

|

2021-08-11 20:28:36

来源|木铎书声

作者|张惠芳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些词能用吗?

“新中国”表述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解放前”“解放后”是不是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立后)”?

本文告诉你答案!

“解放前”“解放后”

“旧中国”“新中国”


释义

“解放”这个词,按照《辞海》,早在《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中就已经有了:

“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

这里的“解放”是“释放”的意思,这个意思演变为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很自然了:

“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解放”词条的另一个释义是“推翻反动统治,特指我国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例词为“解放前”。《辞海》的释义相同,例词为“解放前”“解放后”。由此可见,“解放前”“解放后”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划分节点的。

但这个划分只是作为一个标志,因为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前,实际上全国很多地方已经解放,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早就有了,而海南岛、西藏则是1950年、1951年才解放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新、旧中国的划分节点不会有任何疑义。解放前的旧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国家饱受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自由,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有一种“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彻底解放的感觉。

由于解放前后、新旧中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被广泛使用,沿用至今,解放前是旧中国,解放后是新中国,这两对词在很多情况下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能用”之说的两个由来

 01.《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

最早提出慎用“解放前”“解放后”两个词,是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台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以下简称《涉台宣传用语》):

对台宣传报道,一般不用“解放前”或“解放后”,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

2016年《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进行了修订,将相关内容改为:

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提法,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提法。

这是“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不能用”之说的正规来源。

02.“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

除了第一个由来外,更多媒体人是从网络流传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以下简称“禁用词和慎用词”)了解的,对于这篇文章是否出自新华社,笔者做了一番考证,见下文。

“禁用词和慎用词”第四部分  “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第77条:

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中囯成立前(后)”提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提法。

这段表述和2016年修订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是一致的。通过对比还发现,“禁用词和慎用词”中涉台用语的大部分内容与《涉台宣传用语》高度重合,说明“禁用词和慎用词”是以《涉台宣传用语》为蓝本。由此可见,“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不能用”之说确实来源于《涉台宣传用语》。

TIPS:关于“禁用词和慎用词”由来的考证

新闻出版业内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汇(第一批)》(以下简称“第一批禁用词”),通过百度、知网等搜索,均未找到原始出处。很多文章提到此文是发表在2015年11月新华社的《新闻阅评动态》第315期上,这期读物网上也无法查到,或许它是新华社的内部资料,并未公开。

搜索显示,《新闻爱好者》杂志2007年5—7月的上半月刊,分三期连载一篇《新闻报道的禁用词汇》,文章开头提到:“新华社总编室根据田聪明、南振中同志的批示精神,组织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新闻研究所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各编辑部规定的禁用词。在网上广为传布,受到好评。现摘转如下……”2006年到2007年间,很多媒体人的博客转发过第一批禁用词,内容与《新闻爱好者》基本相同。

综合各类资料发现,新华社确实公开、半公开或者通过内部资料发布过第一批禁用词,时间是在2005年,而不是网上很多文章所说的2015年。新华社《新闻阅评动态》第315期印发时间应该是2005年11月(月份无法确定),而不是2015年11月,很多文章引用时抄来抄去、以讹传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2015年《新闻阅评动态》第315期重新刊发了第一批禁用词。总之,从十年前的2005年开始,新闻出版行业就已经遵守第一批禁用词的使用规则了。

2005年至2015年,第一批禁用词整整用了10年,其间未见到新华社再发布过新的禁用词,以致有“好事者”根据形势发展,自行对禁用词进行修订,往里补充了很多内容。

2016年,网上出现《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以下简称《禁用词和慎用词》)一文,称是第一批禁用词的修订版,内容由第一批禁用词的45条增加到102条。此文被广泛转发,有些行业还根据自身实际转摘或增添内容,还出现了很多研究性论文,但是,追溯此文的确切源头,却发现无处可寻。

不管《禁用词和慎用词》是由新华社通过何种方式发布的,还是由“好事者”在新华社内部资料的基础上“众创”的,事实是它受到了各类媒体从业者和宣传工作者等的广泛认可。由于它对新闻报道、书报刊编辑出版和其他宣传工作中涉及政治、民族、宗教、社会生活和领土主权、国际关系等重大、敏感问题的用词用语,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总结,具在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因此不仅被书刊报编辑视为重要参考文本,而且被其他从事宣传工作的人作为“参考文件”,同时也是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查默认的计错依据。

真的“不能用”吗?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不能用”之说是对《涉台宣传用语》和《禁用词慎用词》进行机械、绝对化理解的结果,权威部门和专家从来没有说过这几个词不分何时何处、何种语境绝对不能用,所以“不能用”“禁用”之说总体上是不成立的,真正需要探讨的其实应该是这几个词“怎么用”的问题。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涉台宣传用语》和《禁用词慎用词》的精神。“不能用”“禁用”“不用”与“慎用”“少用”是有区别的,怎么用,关键就是要看语境。

(1)所谓“不能用”,是有针对性的。《涉台宣传用语》针对和使用的语境是“涉台”,《禁用词慎用词》以《涉台宣传用语》为蓝本,并且从相关内容所在的位置看也是涉台的,所以非涉台的,就不在“不能用”“禁用”“不用”之列。

(2)《涉台宣传用语》说的是“一般不用”,而不是一律“不用”。涉台时之所以“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旧)中国提法,估计是为了照顾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和一些经历过解放前后、新旧中国交替的当事人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于那段历史的不同看法或观点,出于国家统一、民族大义考虑。“一般不用”,是指新编出版物尽量不用;如果是重印出版物,或者引用历史文献、引用已有出版物的内容,或者引用他人的口述资料等,就应该尊重原著和作者的用法,该怎么用还怎么用。

(3)《禁用词慎用词》包括禁用和慎用两部分,“不能用”之说直接忽略了“慎用”,片面强调“禁用”,有以偏概全之嫌。“禁用”和“慎用”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哪些词、什么语境下禁用,哪些词、什么语境下慎用,需要编辑根据具体文意判断、取舍!

其次,笔者建议“少用”解放前(后)、新(旧)中国提法。

虽然“一般不用”是针对涉台的,也不存在绝对“不能用”“禁用”的问题,但是,不管涉台不涉台,都建议“少用”解放前(后)、新(旧)中国提法,提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1949年(前/后)”。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是带有鲜明历史印迹的词,时间和感性色彩也很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超过70年,经历过解放前后那段历史、对新旧中国的巨变有强烈感受的那一代人,大部分已经离去或者老去,今天的读者对“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这样表述逐渐会感到生疏,准确表述历史事件、力求贴近读者理解实际,也应该是编辑出版或宣传工作职责所在。

特别是图书,理论上说要传之久远、普及后世,为了让将来的读者能更容易读懂今天出版的书,不会被其中的一些特定用词所困扰,在描述某一段历史时,出版物就应该尽量使用相对直接、客观和理性的用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前/后)”、“1949年(前/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木铎书声”,较原文有删减

原标题|关于“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建国”的用法问题

编辑|谢美浴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