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行走红旗渠寻访修渠人 听29位老人口述历史

河南青年时报

|

2021-07-23 11:32:03

从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任羊成家里出来,21岁的郭夏汐冒着大雨快步回到车上,坐下后仰面倚着靠背,用一张面巾纸盖着脸,说不出话来。任羊成讲的那些故事那段岁月,让她一时难以消化,感动、心疼、敬佩、震惊……种种情感,汇成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下来。

郭夏汐是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红旗渠口述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队的一员,这个暑假,他们8名成员在学院老师指导下,走访29位红旗渠建设者,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下这些老人的修渠故事,其中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也已年过七旬。

尽管这是学院第一次组织做红旗渠口述史,但在他们的规划中,“这个项目会长期做下去,一届届学生接力做,为这些修渠老人建立资料库,保存下这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红旗渠口述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队成员与修渠老人张爱田、张玉吉夫妇合影留念

行走红旗渠:左边渠水,右边悬崖

从林州出发,沿着总干渠溯流而上,历时近7小时,徒步28公里,一路走到渠首——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 

这趟“前半程暴晒、后半程暴雨”的徒步,让这些00后第一次真切体会到红旗渠的“难”。

左边是渠水,右边是悬崖,大部分是宽1.2米左右、没有围栏的渠岸小路。有一段路无法直行,只能绕行一旁的山坡。最后两公里时,突降暴雨,更增加了徒步的难度。

团队成员、大二学生李思祺走得小心翼翼,“不敢往旁边看,一看腿都是软的,就跟着前面的人‘亦步亦趋’”。为了克服恐惧,身为林州人的郭夏汐,就给同学们讲一些当地趣事,带着大家唱唱歌,壮壮胆。

李思祺是学校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的讲解员,以前对于红旗渠的理解,仅停留在讲解词层面,这回真正走一趟,感受更直观、更深刻,“当年真是硬生生在山体间凿出一条渠,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郭夏汐坦言:“如果说前期资料搜集是知识储备,那么这趟徒步就是思想储备、经验储备,有了直接的体验、感触,对后面的访谈更有益处。”

带队老师郭瑞文介绍,安阳师范学院依托地缘优势,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研究项目、实践项目颇多,但从历史学专业角度来说,做红旗渠口述史还是第一次,“这次请修渠老人来讲,我们如实记录。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寻访修渠人:脚踝、奖状、老照片

任羊成老人受伤的脚踝,李改云老人10元钱党费,赵子竹老人被糊了缸的模范奖状……一个个细节,让这些00后印象颇为深刻。据林州当地相关部门统计,当年红旗渠主干渠建设者有2000多位,现在能统计到的也就41位,寻访过程中,郭夏汐和团队成员明显感觉到,“每位老人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

当年,任羊成一根绳子拴在腰间,在悬崖间荡动跳跃,绳子在腰部勒出一条条血痕,经常血肉模糊沾在身上,时间久了,腰部就磨出厚厚的老茧。任羊成脚踝骨已经全碎,手指也在执行任务中受了重伤,落下一身伤病。眼前的任羊成一字一句地讲述着当年经历,身旁的00后们无不落泪,他们边抹泪边访谈。从任羊成家里出来,一众人坐到车上,不多言语,许久没有缓过神来。

见到拄着单拐的李改云奶奶时,走过的“改云桥”、翻过的事迹报道,所有的资料都鲜活起来。

当年修渠时,她在工地现场检查安全,抬头发现山坡上有零碎石头滚落下来,而下方民工正埋头干活,对危险全然不知。她急忙大喊:“山石要塌了,快躲开!”绝大多数民工听到喊声都迅速跑到安全地带,16岁的女青年郭焕珍却被吓得呆住了。眼看石头就要砸到她头上,李改云一个箭步冲出去,奋力将郭焕珍推开,自己却被砸倒了。民工们急忙把她刨出来,送到医院,却落下终身残疾。

说话间,李改云不经意撩起了裤腿,距离她最近的郭夏汐,看到了她腿上受伤的皮肤,一下子怔住了,“皮肤表面坑坑洼洼的,颜色也不均匀。我看了一眼特别震惊,没办法想象当时奶奶是怎么撑过来的”。

已过八旬的李改云,忆及当时,话语依然掷地有声:“当时就想着修成渠,要是修不成就不回来了,我在信用社账户里存了10块钱,让人替我交了党费。将来我要是死了,就把我埋在渠上,要亲眼看着这渠水往家流。”听到这些,学生们又哭了……

让他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很多:郝顺才,带着书本到工地上劳动,干两天活,上一天课;郭秋英,率领妇女队,敢想敢干,一点不输人后,铸就了红旗渠与英雄渠的“红英汇流”;赵子竹,模范奖状拿回家就抹了糨糊糊了缸,直到别人发现才又撕下来,尽管已是残缺不堪,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红旗渠建设,赵子竹同志,乙等模范”。

这样的一次次走访,让团队成员周志华认识到,“历史,不局限于抽象的文字资料,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

践行红旗渠精神:要为修渠老人建立资料库

8名成员,两个小分队,连续走访29位老人。时间紧、任务重,对第一次组团参加社会实践的00后们,是有些许挑战。

去往山里乡村,交通不便,大多数时候要依靠城乡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干脆步行;住宿不便,有时候只能住镇上招待所,几个人住一个大房间,凑合一晚上。白天四处奔波,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开会、写通讯、列次日规划,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尽管日常生活很苦,但他们总会想到这些老人的“当年”:他们修渠时,每人自带6两粮食,工地上再补助2两,才勉强能填饱肚子,有时候实在饿了,就随手薅一把树叶充饥。晚上席地而卧,睡在山崖之间凹进去的平地上,或是渠岸上,或是借宿当地村民家的房顶……

“与他们相比,我们眼下这点苦又算什么呢。”团队成员负责人之一李卓航说,眼下,第一期走访已基本结束,调查队成员正在梳理相关图文、视频资料,他们要赶在暑期结束前,完成调研报告、口述记录的撰写。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结项。“我们打算把这个项目长期做下去,一届届学生接着做,做成历史学院的品牌项目。”

指导教师魏唯一是一名90后,这次于他而言也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是在社会大课堂中上了节‘大思政课’,更坚信要以实际行动来传承红旗渠精神,我们要发挥历史专业优势,为修渠老人搭建资料库,让这些资料永久保存下来,让更多人读懂红旗渠精神”。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夏寒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