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二七塔》:致敬百年“二七精神”,回首郑州工人运动的光辉岁月

河南青年时报

|

2021-07-19 10:04:50

 二七塔,即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区域,为何会有“塔”这样的建筑物?这座塔缘何成为一个省会城市的标志物呢?

2020年秋,我无意中得到一本名为《双塔记——一座现代建筑的前世今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的书,封面是一个木刻的二七塔形象,就像一枚大号的图章。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新郑州人,我带着好奇开始了阅读。

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惊喜。原来这座塔是在如此漫长的“前因”下,在百年前那场为了生存的权利和尊严而战斗的事件之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地物化为一座塔,长久地存活于这座城市鲜活的发展中,并在经历了冷热交替后,依然稳居这座城市的精神符号之位,是为它的“当下”。

读完内文,我预判此书可以再次焕发生机。我联络了作者,建议做修订再版。于是,在2021年7月1日之前,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本《二七塔——一座城市的精神造像》一书,作为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献礼,也是对我们荣辱与共的这座城市的历史做一次梳理和回望。

‘’二七精神‘’:郑州工人运动的光辉岁月

喜爱戏剧的朋友多熟悉曹禺先生话剧《雷雨》。这部经典之作有个大的历史背景,就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其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相关的情节,就隐约暴露了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以及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艰险。

也就是在那一时期,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以吴佩孚为首的军阀的暴力手段镇压,施洋、林祥谦二人在武汉英勇就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有牺牲,也有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对敢于以斗争形式抗击不公、改造社会的工人群体的尊重。

经过斗争洗礼的工人坚持战斗,1925年京汉铁路总工会及郑州分工会恢复后,汪胜友被推举为郑州分工会委员长,司文德担任工务处工人总代表。1925年8月,汪胜友、司文德协助郑州豫丰纱厂工会领导罢工,迫使资本家答应罢工条件;1926年7月,为了配合北伐军打败军阀吴佩孚,汪胜友、司文德组织的工会小组频频出击,使吴佩孚的军车运输屡受损失。吴佩孚败退郑州后,气急败坏四处缉拿工运领袖。

1926年10月6日,由于工贼张世荣等人告密,汪胜友、司文德不幸被捕,10月15日,吴佩孚以“有破坏黄河铁桥嫌疑”的罪名,将两人押解到郑州西销门外的原长春桥处杀害。司文德牺牲后,残暴的敌人又将其头颅砍下,悬挂在附近的电线杆上示众。据作者考证,长春桥的位置,就在今天的二七塔塔身之下。

所以说,“二七精神”是为了解救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而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精神,是为了信仰而顽强奋斗的精神。为了纪念汪胜友和司文德,也为了激励后来者,群众自发聚集在他们牺牲的地方,后来这里就成了二七广场。

二七塔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双塔建筑,已经50岁了。它的前身是一座木塔。

1951年,百废待兴的郑州市要举办一次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当时为了宣传和导向的作用,就建造了一座多面体木塔。通俗点说像是在那个物质极不发达的年代,市民的指路灯塔。有关资料显示,当年加了彩色灯泡,所以每到夜晚,彩灯闪烁,平添了几分浪漫。逐渐成为很多人已经适应的城市氛围。因其位置在二七广场中间,被老百姓约定俗成地称为二七塔。

经历20年风吹日晒,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木塔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倒了。然而那座塔早已扎根在老百姓心中,所以必须建一座符合城市需要的崭新的二七塔。

往50年前回看,彼时正值一个特殊的时期。主政郑州的是军功卓著并有苏联留学背景的王辉。他受党中央安排,先后担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郑州警备区副司令员,郑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郑州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大概正是当年这个特殊的政治生态,便于王辉在较大的决策权中,与当时正落难于郑州荥阳的大师级设计师林乐义携手,产生了二七塔这个建筑物后来真实存在的形态。

二七塔现貌 资料图

林乐义,193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抗战胜利后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建筑学。1950年回国,任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等职。主要设计作品包括中南海怀仁堂与紫光阁(改建)、北京首都剧场等。

作为当时二七塔事务的核心决策人,王辉将自己关于这座建筑物的很多具体要求传递给了设计师。林乐义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深厚而又经过严格的西方建筑设计训练的设计师,他在二七塔的设计中,实现了可为、可能、可立的平衡,充分释放了他对建筑专业、当下生活与历史连接的综合造诣。建筑从来也不是法外之物,每个伟大的建筑都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把控下完成的。

再复杂的历史,都会“逝者如斯夫”。现时年轻人大概很难想象,“百日会战”日夜施工不休的工地上,支撑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的是什么力量。在书里,当我看到数位当年施工者的访谈,被那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深深震撼。1971年7月1日开工,9月30日晚上之前,完成所有的施工、装修、装饰、布展、清理……当年国庆日,市民一觉醒来,惊喜地发现这座城市多了一座前所未见的双塔,《东方红》的乐曲伴着洪亮的钟声,那种平凡生活中陡然生出的欢欣铭刻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一连多日,市民排长队登塔参观,与二七塔合影留念成了一种时尚。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为我们记录了那段历史。十多年来不断修订的内容,真实还原多位历史见证人的讲述。上百幅珍贵的老照片,既有当年数易其稿的施工蓝图,也有当年塔身封顶时建设者们的合影;既有数十年来二七塔前发生的种种世相,也有二七塔旁市民在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瞬间。

一本解读二七塔的通识读物

我将这本书定位为一本对于二七塔解读的通识读物。

近年来非虚构读物被热捧,体现了读者群的细分以及读者阅读趣味的演变。2015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在中国读者间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余世存解读时间系列,《时间之书》《节日之书》也都创造了畅销的奇迹,为什么呢?

私以为,非虚构作品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既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它含有大量知识性、资料性的内容,又能满足读者对于优美阅读体验的苛求,它对汉语言文字表达的实用性和装饰性,都进行了超越其他文体的功能拓展。比如这本《二七塔——一座城市的精神造像》,它并不简单粗暴在说一座塔,它先交代了这座城市的简史,这座城市的这个区域的特殊性,留下了什么样的历史印迹,为何在一个新旧时代交替、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刻,那些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事件会发生在这里。

塔,究其本意,来源于佛教,多修建于深山古刹。二七塔却置身于世俗红尘中,偏偏还进入了寻常人家的日常生活。

它是一座联体双塔,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中国建筑史上前所未有;它选择了塔的概念,却将塔从宗教意境和山林环境中移至街衢,展陈于闹市之中,整体上又不按成熟的古塔形制去做,放胆创新,自成一体;它熔古今中外于一炉,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较早实施了多元文化符号的拼贴,而超前地具备了“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也许这是造成舆论不一众说纷纭,也造成许多人处于失语状态难以置喙的原因所在吧。

…………

我想,这段描述可以概论这座塔存在的根基。

这本书还全面忠实记录了郑州市曾广召学者大咖举办的《一座塔与一座城》研讨会的精髓。王鲁民、孙振华、张冠增、王守国、何向阳等建筑界、文艺界、评论界人士为一座塔与一座城的关系做立体剖析。专家学者们学以致用,高屋建瓴,为读者打造了很多钥匙,这些钥匙就在这本书中。你愿意俯身捡拾吗?

当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属于他生命体验的二七塔。

我特意编选在这本书最后的孙振华先生(博士,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对于二七塔的解读,字字珠玑,不妨先睹为快——

一座建筑物能够获得这样的价值和意义,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肯定和赞美,一定是对话的结果:与城市居民的对话,与城市环境的对话,与不同的知识、学科的对话……正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它的意义在不断地生成和敞开。二七纪念塔一旦置放在规划学、建筑学、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中,它与这些学科的对话向我们呈现出丰富的价值侧面和令人难以预料的意义。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

作者 党华

作者单位 河南文艺出版社

编辑 杨阳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