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牡丹还魂》讲述昆曲复兴故事,让古老昆曲重放亮丽光采

文旅中国

|

2021-06-13 18:14:44

银幕亮起,昨日重现。在昆曲“入遗”20周年之际,一段由青春版《牡丹亭》掀起的昆曲复兴故事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随着著名作家白先勇在荧幕上娓娓道来自己和昆曲及演员们结下的不解之缘,6月12日,纪录片《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观影会在江苏苏州昆剧院拉开序幕。在随后召开的《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座谈会上,该剧主演、昆剧学者、昆剧爱好者共聚一堂,回忆青春版《牡丹亭》从创作编排到全球巡演的点滴往昔,探讨昆剧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专家座谈会现场

该剧访谈了众多昆曲艺术家和学者,讲述从2004年至今,白先勇先生先后携两岸三地文化界人才,与苏州昆剧院共同推出青春版《牡丹亭》,与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推出校园版《牡丹亭》,让处在低谷的昆剧“还魂重生”,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昆曲文化热潮。

600年前,昆曲应运而生,自明代中叶开始,独领剧团三百年,一时花开繁盛,被称为“百戏之祖”。但18世纪后期,因为时代变迁,社会动荡,昆曲逐步落寞,随即沉寂百年。正如影片中戏剧学系讲座教授王安祈所说:“随着最后一个昆曲的职业戏班解散了,昆曲在1923年算是死亡了。”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2004年,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苏州昆剧院携手白先勇先生,由苏州昆曲 “传”与“继”字辈的名家们亲身传承、培训出一批“小兰花班”的年轻演员,推出了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29日首演后,一演成名,大受好评,随后受邀在国内各地及国际演出,掀起前所未有的观赏热潮,也兴起了一场热烈的昆曲复兴运动。随后,白先勇又积极走进校园推广,随着北大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办制作的校园版《牡丹亭》在2018年首演,昆曲由内而外真正实现青春“还魂”,重放亮丽光采。


《牡丹还魂》影片海报

《牡丹还魂》影片中,白先勇提出,一个剧种要想复兴,关键在年轻化,不仅要培养一批年轻演员,更要培育一批年轻观众。“年轻演员演绎青春故事,收获年轻观众,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缺一不可。”原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对此深表认同。青春版《牡丹亭》主演,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俞玖林回忆说,当年白先勇先生专门请来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对“小兰花班”的年轻学员们进行培训,老师们口传心授,亲自示范。“从身段到台步再到唱词,基本功的纠正规范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俞玖林坦言,那是他戏曲生涯里最艰辛的一段时光,常常因达不到老师要求而感到困苦,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自己成长最快的时期。

青春版《牡丹亭》大放光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功吸引年轻观众,对年轻人审美的尊重。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看来,从青春版到校园版的《牡丹亭》为何受到观众热捧,成为目前全国戏曲里观众平均年龄最小,文化层次最高的剧种,其根本原因在于将昆曲最原真的“美”呈现出来,“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人对美和爱的追求都是相通的,而昆曲正结合了两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认为,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地将小众的昆曲艺术复兴,在海内外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意义已不止于复兴了昆曲,更提振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常常有人问,青春版《牡丹亭》会不会是现代昆剧的巅峰,今后还能不能排出更好的作品来?我的回答是一定能。”俞玖林说,青春版《牡丹亭》是一个“逗号”,而昆剧的传承和发展没有“句号”。“看完影片百感交集,也产生了很强的信念,作为昆曲从业人员,会有更大的信心和自豪感,对未来的昆曲事业会更坚定。也希望所有人都一起用心用情,来守护好昆曲这一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瑰宝。”

(图片由苏州昆剧院提供)

责编:贾亭沂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