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又一感人亲子视频曝光:当父母老成了“孩子”,你能做什么?

精读君

|

2021-06-13 11:12:12

2021年5月,在抖音上有这么一段视频获赞无数:

母:“你能伺候我吗?”儿:“可以呀。”母:“我是你姐姐吧?”儿:“你是我妈妈。”母:“我是你妈妈?”儿:“对呀。”母:“长得有点像。”儿:“哈哈哈哈哈哈。”母:“我说啊,你你你叫什么名字啊?”儿:“浩铭。”母:“浩铭?”儿:“对啊。”母:“浩铭啊”儿:“哎。”母:“浩铭做什么事”儿:“不做事。”母:“没有事就跟着我生活。”儿:“对呀。”

99岁老母亲“迷糊”不停地提问,儿子一一耐心回答。

人民日报评论道:“即使你不记得我,你依然是我最爱的人。”这段视频让人看了感动万分。

生老病死是人生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事情,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这一幕的发生相信并不是少数。母亲突然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一幕也发生在了陆晓娅老师的身上。

陆晓娅老师是一位新闻人、心理人、教育人、公益人,退休前曾任《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

《给妈妈当妈妈》是陆晓娅老师新作,书中记录了35篇陪伴手记,详细描述了母亲从出现认知症,到离世的这段生命全历程。

陆晓娅作为同样步入老年的大女儿,面对身患认知症,渐渐失去认知能力、行动能力的的老妈,应该如何利用自己专业的心理学与技术,用理解、接纳、亲近、呵护与爱去减少病魔对母亲的伤害,重建母女之间曾经存在的隔阂?

这些问题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01

命运的无奈

人生中很多事都是不请自来的,你没法提前想好怎么对付。

当陆晓娅老师获知自己的妈妈得了认知症的时候,陆晓娅老师已年过半百,面对自己内心所向往的生活,和照顾母亲这两难的问题,陆晓娅老师也曾经挣扎过。

对于陆晓娅老师来说,“给妈妈当妈妈”还有一处特别不容易的地方——其实陆晓娅老师从小没有得到多少母爱。

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屈指算来,陆晓娅老师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寥寥可数。

再加上母亲因为童年创伤的原因,似乎丧失了很多爱的能力,很少让陆晓娅老师感受到亲切和温暖的爱意。

也许有人认为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赡养、尽孝这些大词一旦落到细节中,就有无数的冲突和挑战。

家中有认知症患者的人都知道,照护这样一个亲人压力是多么大。对于陆晓娅老师这样一个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人,一个从小缺失母爱的人来说更是不容易。

但不管有多么不容易,陆晓娅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放弃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承担起给妈妈当妈妈这个新的人生角色。

02

认知症早期的妈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开始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事情来:

家里烧饭的锅开始“残废”,因为她忘了关火;

钥匙落在家中,就出去云游了;

貌似认真读报,仔细一看报纸拿反了……

要带妈妈去看病,但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要强的妈妈是上海交大毕业的女工程师,在新华社做了一辈子的国际新闻记者和编辑,这样一位聪明、独立、要强的妈妈,又怎么能够轻易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呢。

认知症早期的妈妈生活尚能自理。

弟弟负责给妈妈买煤气、交水电费、电话费;做医生的弟媳是妈妈的家庭医生兼医疗总管;妹妹和陆晓娅老师则负责照顾妈妈日常起居,每周过来的小时工则负责给妈妈洗衣收拾房间。

在陆晓娅姐弟妹三人再加上小时工的照顾下,妈妈还算过得不错。

但妈妈的病一天天的在发展着,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一点一滴的在增加,糟糕的情绪也在一点一滴的增加。照顾认知症亲人不光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和技巧。

03

照顾认知症亲人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每当到了日落时分,妈妈就容易陷入糟糕的情绪当中,要发一阵子脾气不可。

如果不理她,她就会叫骂不止,或者使劲地拍桌子拍床,这种坏情绪难免会让照护者受到传染甚至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陆晓娅老师总结了一套策略:

第一步:心理隔区

当患者发作骂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内心对话告诉自己:他/她就是想发泄一下而已,千万不要把他们的话当真。

第二步:物理隔区

就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离开他/她,让他们单独呆一会儿。

我们要明白的是,认知症患者感受到自己对生活失去了控制,会产生很多挫败感、焦虑感和恐惧感,愤怒的情绪就是由此转化而来。

当我们让他们单独待一会儿,就是让他们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并暗示他们除了发火,他们还有别的选择。

第三步:积极倾听

当他/她平静下来的时候,给他们机会去倾诉。听他们说话时一定要用心,看着对方,并作出一些回应。

比如重复他们的话、问问题等等,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不要去否定,不要较真,要全然地接纳。

04

妈妈不再抬头看这个世界

到了认知症后期的妈妈,整个身体机能都退化:一副颤颤巍巍的双腿,一个深度佝偻的躯干、一对瘦瘦的胳膊和一个失去方向感的大脑。

为了更好的照顾妈妈,陆晓娅老师把妈妈送进了养老院。这时候的妈妈早已认不出陆晓娅姐弟妹三人了。

更难以接受的是妈妈不再抬头了(这可能与她长期服用的药物有关)。

认知症患者的最后一个阶段就会出现:“走路要人扶,甚至坐不稳、不能抬头或微笑、肌肉僵硬,出现不正常的条件反射”等症状。

睡觉、吃饭、保持身体清洁、走路,这些维持肉体生命最基本的需求,对妈妈来说,每一件都困难重重。

陆晓娅姐弟妹三人在妈妈最后的人生阶段,只能更加悉心照顾、关怀母亲,陪伴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05

结语

从2007年带妈妈去医院检查记忆力,到2019年妈妈离开这个世界,在这漫长的十多年里,聪明要强的妈妈慢慢变成一个不会走路、不会吃饭、不会说话的存在,最终告别人世。

这十几年间在陆晓娅老师笔下,还记录了很多故事,包括如何劝服妈妈接受保姆、如何送妈妈去养老院、如何减少病魔对母亲的伤害、如何应对妈妈出现的各种情况。

陆晓娅老师在给妈妈当妈妈的这段特别生命历程中,逐渐将内心的纠结、焦虑、烦躁和委屈纾解开来,与母亲重建沟通模式、重建母女关系、抚平过去的创伤。

在这段相依相伴的照护旅程中,母女双方都得到了内在的成长。

陆晓娅老师的新书《给妈妈当妈妈》,非常适合家中要照顾认知症亲人家庭,希望所有有认知症亲人的家庭朋友们,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方法、一些安慰、一些力量。

当人生中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时,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接纳它并且和它和平共处,继续好好生活。

祝福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祝愿天下最无私的爱!

作者:肖燕青,精读读友会会员。习惯性读书,习惯性跑步,又很爱音乐的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