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双面人生:救助白血病患者的年轻医生得了白血病

河南青年时报

|

2021-04-01 16:19:26

对一个身患白血病的血液科医生来说,他要经常转换于两个身份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理智的、逻辑的、用数据和病历单构建出的医学世界;一个是软弱而坚韧的、抗争的、充满疼痛和无助的病患世界。

两个世界的交会点,是“白血病”三个字。命运压过来,他使劲打回去。从高中起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至今,河南省肿瘤医院主治白血病的血液科医生梅振阳,已和血液疾病战斗了20年,他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被血液疾病折磨的少年立志攻克血液疾病

南开大学高才生,硕士学历,37岁的三甲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护士妻子在同一家单位上班,有一个5岁的健康可爱的儿子。

这些身份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大多数人都会羡慕他:家庭美满、前程似锦啊。

医生梅振阳 受访者供图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身患白血病,他本应在最好的年华,倾尽所学,用一身本领,救助一个又一个白血病患者——

3月24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楼血液科五病区(骨髓瘤)29号病床上,躺着这个病区曾经的主治医师梅振阳。

医生办公室的墙上,还悬挂着贴有梅振阳名字的听诊器,办公桌上还放着他的笔记本。

目前,他躺在自己所任职科室的病房接受化疗,即将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白血病病人梅振阳

早在20年前,梅振阳十几岁时就被发现患有血液疾病。当时,梅振阳刚刚高分考进南阳市五中高一年级培优班,就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他休学住院治疗,一年后身体好转,返学后跟着原来的年级读高二,优等生却变成了普通生。梅振阳心气高,不服气,埋头苦学两年,以665分的成绩考进南开大学。

从小到大,他都是大家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梅振阳回忆起高中住院那段时光的艰难:“每天都盼望着恢复健康,继续正常生活、学习。”

那时跟他同一个病房的,还有两个年纪相仿的小病友,他们每天同吃同住,关系十分要好。梅振阳病情控制住出院后许久,才从母亲那里得知,两个小病友都因治疗无效去世了。

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深。病人对健康的渴求,梅振阳是能深刻体会到的。他后来考大学学医,读硕士研究血液疾病,铁了心要和血液疾病拼个高低。

2012年,他顺利地从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毕业,接着又去解放军总医院攻读血液学硕士。

据梅振阳的弟弟梅振坤介绍,梅振阳大学期间每年都拿奖学金,硕士毕业时主动放弃保送博士名额,毅然回到家乡,成为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一名主治医师,专攻白血病诊疗。

竭力救助白血病患者的医生确诊白血病

一个在少年时代经历过病痛折磨,之后又被自己认定的信念牵引着的人,在光明与黑暗的临界点,承担了带患者回到光明的角色。医院的同事说,这是作为行医者的使命感;也有同事说,这是他向命运抗争的方式。

梅振阳说,作为白血病医生,他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的病人控制住病情,多年以后双方还能见到,还能在微信上聊几句。

有一次,科室收了一个高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治疗没几天出现了维甲酸综合征。这个病的死亡率在90%以上。

“当时那情况,科室里其他同事觉得没有希望。”梅振阳说,“病人还年轻,跟我一样大,孩子2岁多,我不能放弃,这个生命是可以挽回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病人不仅度过危险期,白血病也得到缓解。

白血病病人很多都走遍了全国各地的医院,最后走到他这儿来,他几乎来者不拒,只要来找,他都会尽所能帮忙去治。他还发现过一些漏诊的病例,发现了就及时治疗。他的病人都记得他。从各个地方来的病人经常是被其他病人介绍来的。

就在记者采访梅振阳的前一天,一位吉林的患者去世了,患者的爸爸带来一大堆药,让科室的医生亲手交给梅振阳。

药价很贵,医生问,需不需要按报销的比例把钱给你?

那位父亲明确拒绝,表示儿子已去世,这些药梅医生还用得上,是梅医生把他们的家庭从绝望里拉拽出来的,梅医生经历过那种绝望和崩溃,可能只有梅医生能理解白血病家庭有多难。

学习和工作期间,他发表SCI论文,代表医院参加血液临床思维大赛,在很多人眼中,梅振阳都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人。事实上,只有家人知道,这些年他一直“如履薄冰”。对梅振阳而言,血液在他身上流动,像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高中时的那次治疗仅仅是将病情控制住。大学期间,有一次跑马拉松,由于身体抵抗力低下,梅振阳血管出现溶血、潜在的造血功能衰竭,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现象(学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不仅如此,2018年,他在工作时病倒。当时经检查确诊为重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MDS。随后,经过一年多的对症治疗,他于2019年10月底进行了脾脏及胆囊切除手术,不久后,他在身体状态有所好转后坚持返回岗位工作。

2020年10月,梅振阳在工作时感觉不适,持续发烧一个月,经检查,确诊急性白血病-m4,2021年1月开始化疗。

移植方案的成功率很低,梅振阳仍在抗争

躺在病床上,治疗的痛苦让他消瘦得飞快。

他的主治医生刘丽娜是晚他一届来医院的学妹。刚接手梅振阳的那几天,刘丽娜压力大到天天躲在小茶水间里哭。在她眼里,优秀的师兄容不得病魔侵蚀,“像自己亲人一样,完全不能接受”。

刚开始化疗时,梅振阳消化道出血。“差一点命都没了。”刘丽娜回忆,“(他)不能吃饭,一直输营养液、抑制胃酸的药物、止血的药物,还要输入血小板。”

正常人的血红蛋白是120g/L左右,梅振阳的血红蛋白只有26~29g/L,“这个时候他就会重度贫血,乏力,躺着就动不了。加上他的心功能不好,一动就喘,心跳加速,所以不能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这次生病前,梅振阳自己也有不好的预感,他后来结合自己治愈的病例,代入分析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暂时还没大碍,有了信心,也就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梅振阳说,每个患者,在得知患病后,第一个反应都是否认,然后逐渐地接受,最后退化,像婴孩一样软弱,对医疗产生依赖。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过程。

他说,强烈的求生欲望,能让人忍耐治疗中的痛苦。他相信医学的本质在于,用技术和科技去抵御人世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在他过往的人生字典中,仿佛没有“怨天尤人”几个字。精神力量在支撑他,他说,平静乐观的心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降低感染、出血等发生率,缩短住院日。

梅振阳这次病情严重,化疗预期效果不佳,弟弟梅振坤与梅振阳配型成功,他们即将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这些年的治疗早已花光全家积蓄,最近一次的化疗住院费用和自费药品已花费将近40万。移植手术及术后治疗最少要150万,好在他有医保,亲戚朋友、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也都在给予援助,但医疗报销的比例有限,借到的也有限,弟弟梅振坤在筹款平台上发布了筹款链接后,仅一个晚上,60万筹款额就筹齐了。

治疗费到位了,但移植方案的成功率很低。刘丽娜说:“哪怕成功率只有1%,也希望这1%的奇迹发生在他身上。”他们都不会放弃。

“苦难是上天另一种形式的爱。”梅振阳在微信签名上写下这行字。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张晶晶/文 赵墨波/图

编辑 杨阳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