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鳌拜家大门上挂的匾额,到底写的是什么?

光明日报

|

2020-11-21 20:57:44

作者:石雱

最近,武侠小说家金庸的《鹿鼎记》再度登陆央视八套电视平台,剧中再现了韦小宝配合少年皇帝康熙擒拿权臣鳌拜的小说情节,而电视剧中一闪而过的一个镜头:康熙朝的太子少保、一等公鳌拜家大门上挂着的“鳌府”二字,再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鳌拜家大门到底应该写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度冲上了网络热搜。

鳌拜家大门上到底应该写什么?这个简单问题实际涉及清朝各种典章制度和故事。本期我们就来溯一溯这个很复杂的简单问题。

猜想一

瓜府

“瓜府”之说,源自鳌拜的出身——鳌拜出身清朝开国功臣费英东一族、满族八大姓之一的瓜尔佳氏,“鳌拜”实际是他的名字。如果非要在大门上写个姓氏,那么鳌拜应该写个“瓜尔佳”或者写一个超大的“瓜”字,这个逻辑看起来似乎是成立的。

但这种可能性其实是极低的。因为清代满族王公贵族在入关之后逐步推广的是“称名而不举姓”,比如我们很熟悉的乾隆朝权臣和珅,他是钮祜禄氏,和珅只是他的名字。但是在和珅当大学士的时候一般也没有人称他为“钮祜禄中堂”,仍旧是按照汉俗,取和珅之名的第一个“和”字,称其为“和中堂”。据此,太子少保鳌拜在当时很可能被人称为鳌少保,而不是瓜少保。

猜想二

鳌府?

既然清人可能称呼鳌拜为鳌大人,那么鳌拜家能写个“鳌府”吗?这个可能性也是极低的,因为鳌拜家是不能公开用“府”这个字的。

清代《钦定大清会典》延续了明代对于王公贵族及官员的宅第命名的基本原则,规定只有清朝的亲王、世子、郡王、贝勒、贝子以及镇国公和辅国公这几类人(这些人基本全部属于皇家宗室成员),只有他们的家才够资格可以公开称为“府”。鳌拜虽然在康熙初年权倾朝野,做到了辅政大臣、太子少保,但是鳌拜并不是宗室成员,除非鳌少保当年跋扈到上头了,要与清廷上下全员公开叫板,否则没有必要非去抢夺皇家宗室专属的这个“府”字。

最近开播的《鹿鼎记》中,鳌拜家挂了“鳌府”的牌匾

猜想三

鳌第?

按照《钦定大清会典》的规定,鳌拜这种公爵一级的官员,只能公开使用的字是“第”。这方面是有清代文献记载可以比对的,比如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书的《宸垣识略》里,就提到了权臣和珅的宅子被大家叫做“和第”。因此“鳌第”的称呼有一定的可信性。

不过,就在这同一本书里,还真的出现了鳌拜家的专属名字,不过它却不叫“鳌第”,而是叫做“一等超武公第”。鳌拜的封爵就是一等超武公,这才是历史上的鳌拜家的正式名字。《宸垣识略》里说,鳌拜家的这个“一等超武公第”就在东堂子胡同,这个胡同现在还在,位置大致在北京的王府井和建国门之间。

猜想四

“一等超武公第”?

根据上面的记录,“一等超武公第”确实是鳌拜的家。但是,鳌拜家大门上却不可能挂着“一等超武公第”这个名号。问题就出在鳌拜的这个封爵“一等超武公”上面——“一等超武公”不是鳌拜活着的时候获得的,而是在康熙皇帝的儿子雍正继位以后,才追封给已经死了差不多60年的鳌拜的。这时候继承一等超武公爵位的,是鳌拜的孙子达福。


因此,鳌拜活着的时候他家大门上是不可能悬挂“一等超武公第”这个牌子的。《宸垣识略》中提到的东堂子胡同“一等超武公第”,实际是鳌拜孙子的家。而鳌拜活着的时候,清朝的封爵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发明“超武”这种花里胡哨的名字,鳌拜当年权倾朝野的时候,获得的封爵就是简单的命名:“一等公”。

猜想五

“一等公第”?

理论上,“一等公第”确实最可能是鳌拜家大门上挂着的名字。综合清人文献的相关记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要在大门上悬挂标榜主人身份的匾额,那么一般是用“官职\封爵的简称”+“第”这样的命名方式,比如“宫保第”“大学士第”等等。当然还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皇帝赏赐给某家的匾额,皇帝亲笔就不一定遵守这样的命名格式了,不管皇帝写了什么,受赏的人家都可能当成是一种荣耀,直接挂在大门上。

游客参观恭王府。图/光明图片

猜想六

“鳌拜之家”?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大致推测了鳌拜家当年大门上可能的写法。不过,其实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我们现在才要谈到。

这个可能就是:根本不会悬挂这类文字。这种情况,在清代也是比较常见的。清朝对官员宅第的规模、形制、色彩、布置等各种规定非常细,甚至大门的门钉数量多少都有严格规定,因此对于当时熟悉套路的人来说,要识别一个大门的主人是什么地位,有很多其他途径。所以,鳌拜家当年挂着一个“XXX第”这样的门匾的可能性,其实也不是非常高。

但是,在影视作品中,这个“鳌府”或者“和府”的门匾挂在大门上,就非常必要了。其实,不止这一次翻拍的张一山主演的《鹿鼎记》,之前港台版的《鹿鼎记》电视剧和电影(比如陈小春主演的TVB同名电视剧以及周星驰的同名电影)中,也多次出现了“鳌府”这个明显错误的写法。

周星驰版《鹿鼎记》中也出现了“鳌府”的牌匾

之所以影视剧制作者们前赴后继地重复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带有“鳌府”门匾的影视镜头,能够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让观众一看就知道,“哦!我们现在的故事场景变成鳌拜他家了。”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影视剧中频繁出现的“鳌府”,本质上就是要表达“鳌拜之家”的简单意思,跟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有间客栈”属于同类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鳌府”虽然可能在溯源的时候经不住推敲,但是它是有合理的存在意义的。

来源:“文化溯源”公众号(作者:石雱)

责编:王远方

编辑:张雪瑜 张永群 邢妍妍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