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职场理想的样子:遇到对的岗位,遇到对的那个人

行者昊一

|

2020-10-11 16:20:57

对于一些新任管理者,尤其是从基层或者技术岗转到管理的人来说,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一旦遇到问题,首先就是捋起袖子开干。

可能对于管理者本人而言,只是想快速解决问题。但之所以说是错误的行为,其实站在员工的角度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

员工可能会觉得领导不信任自己、不给自己机会;领导有点独断专行,不务正业,平时管理工作不咋地,一遇到业务就喜欢插手。

谷歌软件工程经理埃里克·克莱伯格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技术方面,工程师厌恶微观管理,但在职业发展问题上,他们则希望得到密切的指导。

简单说起来,就是希望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把每个人都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做自己这个岗位应该做的事情。

1

首先这里有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员工应该被安排到他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岗位上去。因为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有动机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反之,如果员工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就很容易放弃,进而可能选择离职。

这种观点是真的吗?试想一下领导找到员工,并友好的与之沟通协商。

领导:小李啊,为了让你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我想了解一下你对公司里面什么样的工作更感兴趣?员工:陈总,我想做一些工程师的岗位,虽然我之前一直从事的是行政后勤管理。但我一直觉得工程师解决问题是很酷的一件事情。

如果只是这样就把员工放到工程师岗位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没过几天员工仅存的兴趣就消耗殆尽,然后感到各种苦不堪言。

想做某事和能做好某事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不能单单被想做事而左右。要认识到不仅想做事,而且有能力做成,否则的话很大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然,这也并非是说不需要尊重员工的意愿,而是评估这个事情的时候还要多一些不同维度的考量。要了解员工真正的动机与激活因素所在。

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员工想要做什么事情,还有擅长做什么事情;不仅了解员工什么时候充满活力,也要知道遇到什么挫折会让员工不堪忍受。

2

如何评判个人在岗位上是否合适,用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绩效管理。所谓的绩效管理,当然是使得员工在岗位上所作所为,与对应岗位的需求目标是否能够满足、匹配。

可能很多人所经历的绩效都只有评价,而谈不上管理。每个评价周期,直属领导给出一个评价结果,员工接受。这个过程好一点的当面告诉员工结果,更多的电子化办公员工只在流程上看到一个结果。

这种绩效的管理不仅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常很大程度上还在消耗员工的热情。其原因是单纯的给出结果,其实只是抛出一个问题。问题的本质常常就是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差距。

员工甚至连自己工作业务中的问题尚且不能解决,而领导又直接把管理的难题抛过来,这样的管理方式自然是无助于提升员工绩效和培养员工能力的。

3

管理方式有很多,有的管理者喜欢报喜不报忧,每次绩效好的员工,他会当面和他谈谈,聊聊最近的工作。当然也有人恰恰相反,喜欢找表现不好的员工说教。

要知道给予员工评价这件事情很容易,因为只要你去观察了,找出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或者缺点都是很容易的。难点在于这是你对员工的评价,而不是组织给出来的评价。

组织给予的评价意味着不仅仅是管理者自己,包括组织内的其他人都报以同样的看法。做到这一点对管理而言自然是困难的,这也是作为管理者逃避绩效评价以外活动的原因。

再者说,就是绩效管理的周期问题,很多公司盛行的是季度、年度的评价体系。而随着员工流动性的增大,年轻员工可能做不到一年就离职,这样就很难获取到自己工作的评价。

当然,有人会说年纪轻轻三天两头跳槽怎么可能有好的评价?但也可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得不到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员工才选择离职。

4

那么既然员工和管理者都希望可以在合适的岗位做出贡献,为什么却常常不能如愿呢?根本原因上可能还是在于这只是表面的一致,而非内心的一致。

说明规则,建立信任人和人在交往中信任是很重要的,职场中也是如此。而信任往往背后都有着运行的规则。作为管理者阐明规则的好处是减少组织内部彼此猜疑,或者说是因为不对称信息所带来的沟通障碍。

商业行为中减少中间的交易成本,是可以放大获利的;在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中同样适用这样的方式,减少组织信任的“交易成本”,明确彼此边界在哪里,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心态去达成协作是不可或缺的。

目标谈话,调整方向就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简短的、定期的谈话。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员工进行微观管理,也不是批评他们的日常行为,而是跳出日常工作的窠臼,与他们一起展望未来。或者更进一步,帮助他们设计个人发展路径。

这种谈话,不仅有助于员工及时调整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有利于打破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障碍。

重视需求,跨级沟通每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追求不同,切不可一以贯之;在工作中运用到的技能也可能只有一种,但要能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边界。

如果对于一件事情,可以做的员工备选项只有一个的话,只能说这是管理者目光短浅,看不到周围员工身上的优点。建议对于每个员工,都能至少了解两三个可以发展的能力和方向。

跨级沟通这个事情常常被直属领导抛弃一来是因为担心被架空,二来似乎有表现自己权威能力不足的嫌疑。而对于员工来说往往是受到更大的重视,真正感受到认可不仅来自眼前的主管和经理,还有总监和总裁。

5

做事重要,做人更重要。在合适的岗位做出理想的贡献,是每一个职场人的愿望。而达成愿望,需要上下同欲,需要建立信任,需要明确方向,需要感到重视。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