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职场新人太年轻有个性,这届队伍不好带怎么办?

行者昊一

|

2020-10-09 20:51:50

对于一个80后的我来说,年轻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合适的头衔,用流行点的词语来说自己已经是到中年油腻了。

身边的同事也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听到同龄人最多的一句话是:这届年轻人不好带啊。这或许就是我们和千禧一代沟通协作中最多的感慨。

那是为何会如此这般,年轻人为啥时髦走心,却没有办法和前辈们走到一起呢?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1

现在00后都已经走进职场,成为职场新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年轻人占领话语权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既然时代发展如此,我们自然有必要去好好了解一下这届年轻人,这届90后甚至00后的职场员工。

先来说说和我同龄的人眼中的年轻人吧,诚然他们富有青春活力、信心满满、激情四射。可这同时,也有人会觉得职场中的他们对待工作不是那么上心,不喜欢中规中矩的会议和制度约束,甚至觉得他们的着装有些另类。

很幸运,我还可以和年轻人时有沟通,从他们口中我也了解到他们对于我们这些70、80后的看法:有些顽固拒绝改变、不能及时地对年轻人给出认可和表扬、有时候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这种彼此之间的认知和看法,让我们和年轻员工的沟通协作变得不那么容易。那么我们和他们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2

我身边有很多人说这些年轻人太喜欢独立,不太喜欢和他人协作。甚至断言这样他们以后很难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这一定是一个误解,至少在我了解的年轻人身上,他们更喜欢去和朋友们打成一片,下班以后也经常喊上几个朋友同事打场球、聚个餐、搞点活动。

而且他们很享受这种生活,他们乐于待在一个能够感受到自己受欢迎的集体中生活。

同样他们也喜欢学习,只是可能他们学习采用的方式不是埋头研究、咬文嚼字。而是各种慕课、B站、TED等平台,在平台上他们遇到更多有趣的灵魂,然后在一起学习。

即便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习惯上网去寻求帮助和连接。万物互联,他们比我们更喜欢连接,在他们眼中我们似乎显得更孤独。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3

在对待工作态度积极这一点上面,看似是年轻人不那么积极主动,有时候显得比较丧,但实则是管理者给予的认可不足。

90后的一代,自小的生活就一直受到关注并反馈认可,这与上一代是不同的。作为孩子的父亲,对比我的童年和自己孩子们的童年。

显然我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给予更多的时间陪伴和反馈。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给予反馈,“小心点”、“这样做”、“想想看”......

年轻员工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的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更多的希望得到反馈和认可。

虽然,我说给自己的孩子很多关注和认可。但实际上在工作中,却很难做到把年轻员工当成孩子这般看待。

其实认可不仅有助于吸引和留住这些年轻员工,而且也会给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注入力量。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4

有鉴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年轻人更喜欢工作和个人生活得到平衡。当然,同时也希望所爱的人能以自己为傲。

这就往往要求赋予工作和生活更多的期待,这不同于单单为了家人而努力工作,年轻人更希望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年轻人更渴望学习和进步,对于持续开发潜能和不断增长知识的愿望也大大超过了我们。

在这个后浪奔涌的年代,我常常感到对于知识的焦虑,这不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带来的,而是身边的年轻人在努力学习,这种压力传递到自己的身上。

所以,在职场中,我们也并非和年轻人存在巨大的代际差异,只是常常没有掌握相处之法罢了。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5

结合我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关于如何与年轻员工相处,有以下几点建议:

经常给予认可和反馈

这不是说要和他们聊天这么简单,而是能够真正意义上去关注他们,并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注。

尤其是他们付出努力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予赞许;当然适时地举行一些仪式来表彰他们,效果会更好。

他们在乎的可能不是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而是被看见,被关注到。

坚持信息足够的透明度

信息的透明不一定是公开所有的信息给到员工,而是能够在他们需要的信息时候,准确的传达到位。

不管是在设定目标还是决策执行时候能够给予员工足够的参与感,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建议。

当然,如果员工意见得到主张和认可,务必及时地向他表达感谢。

创造足够学习进步机会

没有人希望自己在职场中始终默默无闻,这一点不管是什么年代皆是如此,追求进步是肯定的。

足够的学习机会不一定是局限在员工自己的业务上面,同样可以是其他部门的培训,了解他人才能更好的合作。

对于通识的教育,比如人际沟通、项目管理等,其重要程度是超过具体的业务的,这一点尤为重要。

赋予成就感和使命感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意义,这或许就是我们毕生的使命。

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懂得去组织员工、布置任务,更要懂得赋予意义。

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而做,比做什么、如何做更有价值和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6

新生代的员工更喜欢协同作战,更希望得到反馈,更喜欢追求生活的意义。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包容、接纳、认可、帮助他们。

这是一种双向的培养和管理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被他们影响和改变,在他们身上我也学习到良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