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怎么形成的?它深入地心内部了吗?

钟铭聊科学

|

2020-10-01 22:43:50

马里亚纳海沟会深入地心吗?

马里亚纳大海沟是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沟,深度达到了6-11千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脉放入其中,可以淹没喜马拉雅山的山顶。

由于马里亚纳大海沟深度非常深,因此这里的海水温度超级低,压强非常强,且太阳光子无法照射到这里,以至于这里终年黑暗,且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虽然马里亚纳大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但它距离地心仍有很长的距离。

根据现有的探索资料我们知道,地球有一个炙热的内芯,但由于地心引力足够强,所以即使这里的温度足够高,但由于高压状态,所以地心仍旧保持着固态。

地心之外是地幔层,由于地心足够热,以至于地幔层的温度也非常热,但由于这里的压强不够大,所以地幔层的物质呈熔融状。

地幔层之外是岩石圈,岩石圈冰冷又坚硬。岩石圈之上就是地壳层,而马里亚纳海沟正是位于地壳层之上。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喻成鸡蛋的话,那么地壳层就是鸡蛋壳,马里亚纳大海沟虽然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深海沟,但它的深度连鸡蛋壳都没撞碎,更不用说深入地心了。

马里亚纳海沟下面有什么?

虽然马里亚纳大海沟没有深入地心,但《自然》杂志曾经刊登一篇报告,科学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每年会往地球内部运输数亿吨的海水,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马里亚纳海沟是怎么形成的了。

我们知道,地球板块在不断运动之中,而驱使地球板块不断运动的,是地球内部的冷热不均,当较热的地幔层遇到冰冷的岩石圈时,会发生热对流现象。

在热对流作用下,地球板块会形成挤压,以及拉张,由此形成山脉,湖泊等自然景观,而马里亚纳大海沟的由来,就是两个板块之间的挤压。

我们知道,地壳层又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陆地壳密度较轻,而大洋板块较重。当大洋板块遇到大陆板块时,较重的大洋板块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就是因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大海沟。所以马里亚纳海沟会源源不断地向地球内部的地幔层运输水,由此我们可以说,马里亚纳海沟之下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层,这些海水也会运输到地幔层。

虽然马里亚纳海沟会源源不断地向地幔层运输海水,但是地幔层的压强非常高,而且温度也非常高,因此地幔层的物质会在地球较为薄弱的地方喷薄而出,形成火山,比如:黄石超级火山。这些火山之中就含有大量的水,也就是说,马里亚纳向地球内部运输的海水,最终还会返回到地球表面。

马里亚纳海沟的新发现

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马里亚纳海沟是未受人类污染的处女地,但科学家悲哀地发现,在马里亚纳大海沟的海底,居然发现了人造污染物:塑料袋。

塑料属于人工合成的复杂有机物,其中有些化学键在大自然中根本就不存在,因此也就没有能够分解塑料的微生物,所以塑料的分解速度非常慢,一个塑料袋至少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被降解。而人类制造塑料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塑料被分解的速度,因此在世界各地,都饱受塑料泛滥之苦。

在过去,人们认为深海是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地区,这里应该还保留着原始自然状态,然而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的塑料袋说明,可能地球上已经没有纯净之地,即使是深海生物,可能都饱受塑料的困恼。

塑料在海洋中时,虽然会被海水或者海洋生物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碎片,但这些小碎片依旧保留着塑料的特征,它们会进入到生物体内,并随着食物链逐渐富集到上一级。

人类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这说明我们最容易受到富集效应的危害。在过去,科学家就曾在人类的粪便中检测出多达9种不同的塑料颗粒,而现如今,可能会检测出更多。

更加可悲的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白色垃圾的办法,只能从源头上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但更可悲的其实是动物们,它们什么都没做,却要忍受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的后果。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