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2020京杭对话运河雅集及媒体论道昨日举办

北京发布

|

2020-09-25 17:53:00

大型仿古画舫“通运号”上,古琴音律曲韵流觞,一笔丹青联通古今。24日,作为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重要活动之一的“京杭风韵”运河雅集活动,在北京通州举行。

当日,来自北京、浙江、杭州、扬州四地的艺术家纷纷献艺。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赵家珍让古琴音律由指尖“流淌”;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杨洋与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声乐金奖获得者歌手王丽达,用南北乐律表达了京杭不同的文化风韵;书画家郭宝庆和茹峰挥毫泼墨,描绘运河千年风情;国家一级演员、舞蹈家、编舞、制作人王亚彬以舞蹈《行云》诉说历史……

此外,南北文化名家共聚一堂进行了深入对话,北京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张威和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也分别就如何宣传好运河文化、传承好运河文化、塑造南北文化品牌提出了创新性想法和建议。

一场雅集,是一众文人墨客的相聚,更是细腻文雅的南方文化与大气豪放的北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而雅集之“雅”背后,南北风韵展示之间,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也让中国大运河(下称大运河)的“烟火气”自然彰显,直抵人心。

地跨8省市、通达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有关大运河的故事被世代传颂,故事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故事仍在继续。

以文化的视角观察,作为发展之河、民生之河的大运河,因流淌于“烟火气”中,孕育、影响了沿岸灿若星河、蕴含着深厚思想精华和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

如历史上许多文学作品都和运河有关。《红楼梦》“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即是沿着运河北上进京。明代文学家张岱也在文集中记载,自己曾沿运河赴山东兖州游历。冯梦龙及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基本上都是描写运河或与运河有关之事。

大运河也锻造了南北方不同的品格。在江南,运河沿岸汇聚起茶艺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曲等,积淀下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在北方,漕运文化、民间曲艺、饮食文化扎根各地,促进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与中原文化紧密相承。而伴随着历史进程,这条文化之河更成为中华文化交流交融的主“渠道”,串联起光彩夺目的中华文明链。

不仅是运河雅集将文化艺术进行具体呈现,在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期间,不少嘉宾亦对运河文化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南北差异成为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种差异也是中国文化丰富性和创造性的体现。“正是这条运河把我们如此丰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生活形态、语言、性格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表示,大运河是一个文化的奇迹。“它孕育了世世代代,包括我们的欢乐、痛苦、眼泪、和平的生活,它是文明生活的组成部分。”

运河故事延续至今,并不断被续写,也体现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作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让运河文化保持好甚至更具“烟火气”?

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麦家表示,“很多人可能会有一种感受,大运河和长城有着差不多的历史,都是奇迹,但长城的知名度在国际上或远大于大运河。这与多年来人们对长城的宣传,及其本身相对独立的观赏性有关。”

他认为,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推进,将助力大运河进一步“活起来”,这也是增加其观赏性的一个有力举措。同时,艺术家应当把更多感情投放到大运河里,走到运河边,写出一批和大运河有关的作品。

李敬泽指出,仅仅把运河沿岸的好东西、古老的东西展示出来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让大运河真正成为承载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一条河。

当天下午,“千年运河”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在京举办,活动邀请了知名媒体人、运河专家共同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的大运河新表达,助力大运河文化“走出去”。

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一景(中新社记者韩海丹/摄)

如今,大运河上曾经热闹而繁忙的漕运景象已被折进历史书页,但作为连接南北文化的纽带,和数百年后沟通北京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动脉,大运河文化带的影响力并没有消退,反而在新时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如何释放大运河文化的新内涵?运河文化学者和资深媒体人发表了各自观点。

知名媒体人共议“新运河 新表达”(中新社记者韩海丹/摄)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用关键词“新”,表达了对大运河的印象。“近几年,大运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运河沿线城市都在刷新‘运河新印象。’”

在吕振亚看来,“2020京杭对话”就是运河文化的一次新表达。从运河文化专家的建言献策中获得新想法和新灵感,凝聚中外媒体的力量和全新的传播形式,在新平台新传播方式的加持下,大运河文化在国际上焕发新光彩,指日可待。

“虽然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大运河,但对于描述运河的唐诗、宋词、小说等却很熟悉。”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表示,如何利用新媒体将运河文化资源传播出去,进而带动运河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等成为“网红”,助力运河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值得思考和探索。

提及大运河文化传播的“变”与“不变”,杨谷表示,变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大运河始终能为文化传播带来新动能。

“运河新要时时新,四季新。”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虞晓刚说,“过去我们理解大运河是运输河,现在对大运河文化的理解应该更深入。”

虞晓刚表示,现阶段大运河沿线各地在推进的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中,有很多新亮点和新方法,这也是今后推进大运河文化“新表达”的基础。

运河畔长大的浙江广电集团高级编辑、导演夏燕平,对大运河有特殊的情感。在他看来,平静的大运河能“载舟”却鲜少“覆舟”,如同中国人和善儒雅的风范。

作为大运河相关纪录片的导演,夏燕平表示,大运河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大运河文化也有很多面有待被发现,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让世界一层一层看清大运河。

“大运河首先是大,世界三大运河中,中国大运河是最长的,历史最悠久的。”提及对大运河的印象,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运’是承担运输的功能,在互联网思维下就是连接性和联通性;‘河’就是流动,水是流动性的,是孕育大运河文化的场景。”

谈及如何助力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于运全从内容和载体两个方面表达了观点。“运河不仅仅是联系中国南北的河,也是沟通世界的符号,运河故事最有力的表达,就是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变化。从传播载体来说,今天沉浸式、体验式的传播方式,就是更有感染力的表达。”

作为大运河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在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喜波看来,运河虽不是自然河流,却是一条跨越自然河流的全人类伟大工程,是人类在自然工程上创造的文化工程。运河连接中国绝大多数地方,能够串联起中国人的情感共鸣。

关于大运河文化共建共享的基础,陈喜波认为,大运河文化不仅是一种地缘性的表达,更深层的是血缘表达。因此大运河也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有力助推器,应该被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

为向更多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此次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活动邀请了中外知名媒体记者、KOL全程参与,通过视频、图文直播等多种方式在微博、抖音等多平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直播。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的秋日美景以及现场嘉宾的精彩论道通过接地气、互联网化的讲解,传递给了世界各地的观众朋友。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由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月讯杂志社、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杭州运河集团等单位参与承办。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