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汇•悦读 | 听“最好的传记作家”讲述《人类群星闪耀时》

上海徐汇

|

2020-05-25 09:56:25

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图书馆以“致敬经典” “致敬光辉岁月” “致敬伟大历程”为主题。围绕“魅力徐汇” “国学漫谈” “大家风范”“西方文萃” “历史漫溯”,精选25本经典佳作,形成了“徐汇修身书单”。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该书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

内容简介

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星汉灿烂。星光的每一闪烁,都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了动人的一笔,甚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茨威格的这本传记,被许多人称之为“传记里的传记”,这本书共收入历史特写14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而这14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4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就如同作者自序中所言: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推荐理由

从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高晓松在自己的节目《晓说》上说:“我几乎很少向大家推荐书,不知道要推荐哪本。但我觉得极好极好,或者说现在就能推荐的,就是我本人非常热爱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也会有这样戏剧性的瞬间,当时以为一个普通的选择,一个动作,一句话,后来发现人生就在那个节点上转了下方向。

当然,读完这些故事,我们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

但你一定可以从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你的眼界和内心,都开始发生改变,然后明白如何掌控自己所能掌控的生活。

书籍品鉴

茨威格将14个短篇称之为“历史速写”,也就是说他试图利用类似绘画速写的方法来对那些在他看来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实进行描述。其涉及的主题有地理发现类3篇,政治战争类5篇,文学艺术类5篇,技术发明类1篇。这里介绍其中几篇。

滑铁卢的一分钟

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之所以要说这个故事,因为1927年,《人类群星闪耀时》首次出版时,讲述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决定世界的一分钟》,其实本来是第一篇,后来只是由于新的故事的加入,由于时间顺序的安排而放在了今天的位置。当提及人类星光闪耀的时刻,茨威格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整个欧洲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拿破仑与他的滑铁卢战役。

当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满身污垢、头晕目眩的拿破仑在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惫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个皇帝了。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命运全完了。他这个最有胆识、最有远见的人物在二十年里所建立起来的全部丰功伟绩,却被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彻底毁掉了。就像故事最后说的:“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

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冒险家巴尔沃亚在登上山头,终于伫立在山顶,眼前真的是一片非凡的景象。在地势逐渐倾斜的山峰下方,在郁郁葱葱的山丘后面,是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大海,波光粼粼,明媚耀眼。这就是那片大海,那片陌生的大海,那片尚未为人所知的大海,那片传说中的大海,迄今为止它只萦回于人们的梦里,而从未有人亲眼见过它。而现在,巴尔沃亚却亲眼眺望着这海洋,他眺望着,眺望着,眺望着,满心自豪与幸福。他的心完全被这样一种意识所陶醉:被这片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所映照过的第一双欧洲人的眼睛就是他的眼睛。

而当巴尔沃亚开始到不朽的事业中去寻求新的庇护时,遭到背叛而送上了断头台。茨威格这样写道:“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大度的。众神通常只会保佑无法永生的凡人完成唯一一项不朽的事业,除此之外,凡人不可奢求。”所以,当巴尔沃亚的头颅被砍下时,也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是人类的第一双眼睛,它们曾经同时看到过环抱我们地球的两个大洋。

亨德尔的复活

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1741年8月21日,那是非常炎热的一天。伦敦上空好像盖着一块正在熔化的金属板,天气阴霾、闷热。亨德尔只有等到天黑才能离开家,走到绿园区呼吸一点空气。现在,他对一切都感到厌倦,就像重病缠身,他懒得说话,懒得写作,懒得弹奏和思考,甚至厌倦了感觉,厌倦了生活。因为这样活着又为了什么?为谁而活?只有一个渴望的念头在驱使着他:睡觉、睡觉,什么也不想知道;只想休息、安宁,最好是永远安息。

当他看到为他的《扫罗》和《以色列人在埃及》填词的诗人写来的诗,希望能仰仗他的音乐翅膀使这些剧词飞向永恒。他从一开始的愤怒、痛苦,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好奇心在驱使他;而且,虚弱无力的他无法抗拒。第一页上写着《弥赛尔》。他翻开封面,看了起来。

然而,第一句话就让他怔住了。“Comfort ye”,这就是剧词的开头。“你们要安慰!”——这歌词简直就像符咒,不,这不是歌词:这是神赐予的答案,这是天使从九霄云外向他这颗沮丧的心发出的召唤。

差不多三个星期以后,9月14日,作品终于完成了——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难以置信的,也许对于人类而言都是永远无法想象的。

跨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1858年,美国商人菲尔德成功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

原本,电报只是一个局限于欧洲内部的小规模技术发明,横跨大西洋的电缆铺设则使得这一发明最终走向了全世界。最终,世界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菲尔德先后三十余次跨越大西洋,为了梦想堵上了一生的经历,历经多次失败而毫不气馁,甚至还经历了从英雄到被人骂为骗子的巨大落差,遭遇美国内战爆发、世界经济萧条、自己的公司濒临倒闭,最困难的时候,他将自己在教堂的席位都做了抵押,但他一天也没停止为大西洋电缆奔忙。

其实,真正将两个大陆间古老而冰凉的沉默链接起来已经是1858年成功铺设后的六年。此前,人们从一开始对菲尔德的万众期待,转而变为如逆风般的恶意愤恨。当年迈的菲尔德重新站起来,又要开始远航了。最终,1866年7月13日,当“大东方号”第二次出航时,真的是驶向了胜利。这次,电缆明确而又清晰地向欧洲传递了信号。

值得欢呼的是,人类成功超越了时间、空间,现在被永远地联结在了一起。

阅书查看更多故事哦~

茨威格写作这本书时,所传达的不仅仅只是历史故事与命运瞬间的弧光,就像他认为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笔往往只产生在艺术家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的时刻,而历史亦是如此。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徐喆衎

编辑:曹香玉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