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代表委员话应急丨周世虹:在法治框架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水平

应急管理部

|

2020-05-24 19:07:37

  全国政协委员、一级律师周世虹

  ——在法治框架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水平

  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处置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同时还应有大局意识和契约意识。

  大灾大难面前更要理性执法、谦抑执法。

  “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显示我国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法规衔接不够,粗暴执法和不文明执法现象严重,社会公众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知识和理性、服从配合意识不够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一级律师周世虹带来了完善应急管理法治保障、提升突发事件防控水平的提案。“应该从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和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应对工作两方面着力,在法治轨道上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周世虹说。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职责权限

  “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和统一性不够,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误会和不理解,也影响应急应对工作开展的效率。”周世虹说。

  这次疫情应对中出现了诸如封城、封闭管理这种较高级别的紧急防控措施。对此,周世虹认为,“封闭式管理对于当地人的影响很大,涉及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目前法律尚未明晰这种重大决定事项该由谁来决定。”周世虹认为,应该在法律层面明确各级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采取哪些应急管理和处置措施。

  同时,要进一步厘清负责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之间的关系。周世虹认为,对应对突发事件领导指挥机构进行统一规定的同时,也要明确各级政府和其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关系,对各级政府和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权限进行划分,明确规定能决定采取相关措施、发布相关信息的机构和级别。“这样就可以从法治层面形成一个应急体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有序采取相应措施,在法治架构下开展工作。”周世虹说。

  此外,周世虹认为统一制定适用于各级、各领域的标准化、一体化应急管理和处置规则及流程也十分必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和级别,统筹设计、编制应急管理、处置法律指南和技术指引,可以确保政令畅通,精准实施”。

  除了对突发事件和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法规进行修改外,周世虹还建议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公益事业捐赠法、慈善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进一步强化、细化相关条款,从队伍建设、资源调度、交通运输等多方面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

  “立法层面要完善,执法层面要更严格。”周世虹认为,提升突发事件应对水平,需要从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实施各项防控措施,以及增强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公平公正执法等方面着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在应对时难免会因为焦虑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所以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处置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同时还应有大局意识和契约意识。”周世虹认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领导干部要准确掌握和运用行政应急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和比例原则等行政法治原则,既要做好防控工作,又要注重保障公众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各项权利。

  “大灾大难面前更要理性执法、谦抑执法。”对于应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粗暴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等不文明、不理性甚至是非法执法行为,周世虹认为要警惕,并且要严格厘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限,慎用刑罚手段处置轻微违法行为。“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才能更好应对突发事件,既保障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执法部门的权威。”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杨安琪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