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北京发布

|

2020-04-10 05:08:22

  ▲4月9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杨烁、市发展和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颖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周楠森、市文资中心主任刘绍坚出席发布会,发布《意见》和《规划》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众所周知,北京是千年古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本次《意见》《规划》在老城整体保护上有哪些目标要求?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如何发挥示范作用?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副主任周楠森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曾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对历史名城保护的认识不断提升,保护理念一脉相承,保护对象逐步扩大,保护手段日趋多元,探索实践不断深入,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更新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要以首善标准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关于老城整体保护,《规划》提出一是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拓展保护内涵、丰富保护类型、完善保护要素,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二是要推动老城有机更新。制定科学的、体现老城文化特征和艺术审美的技术规范和设计导则。完善责任规划师制度。提升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腾退平房院落的功能改造。加强老城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三是激发老城内生活力。积极探索“共生院”发展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历史文化街区有序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为老城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提出,要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好两轴与四重城廓、棋盘路网与六海八水形成的老城空间格局。科学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推进胡同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

  《意见》《规划》为老城整体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应该发挥示范作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扩大保护对象,构建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正在编制报批中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坚持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也提出要履行好老城保护与复兴的历史责任,以中轴申遗为抓手,带动老城的整体保护。

  此外,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探索:

  建立健全了街区更新机制和责任规划师制度,通过“送设计进街道、请专家下基层”,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保护了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建立了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城市设计管理体系,在全国首次组织开展了“城市基调和多元化”的探索工作,编制《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正在开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和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法规政策保障。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推介,借助“北京印记”网络平台和文化探访路线的策划实施,开展老城保护品牌活动。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