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我国经济发展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广州日报

|

2020-02-24 07:00:32

徐洪才,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副总经济师。

高端访谈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初步遏制,湖北以外地区企业都在安排有序复工。自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和世界经济无不遭受冲击。我国经济将会受到疫情的哪些影响?在当前经济承压下行的大背景下,政策、市场、社会等各层面、各主体该如何应对?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徐洪才接受广州日报《理论周刊》独家专访,深入分析战“疫”之下,今年经济怎么看、怎么办,以及疫情之中的危与机等问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绮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防控和复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如何看待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徐洪才:短期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有很大的韧性,不会因此出现有些人所担心的衰退。这次疫情应对,充分暴露了我国经济和社会治理中的一些短板,可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换。一定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针不动摇。

当前要紧的是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做好有序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致使一些企业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正常的供应链和分工体系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将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近日,各地疫情出现分化,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人员连续下降,有些地区出现了零增长,但总体疫情防控任务仍然繁重。因此,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各行各业都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但如何才能做到不搞复工复产“一刀切”,又不防控疫情过度?知易行难!我认为,西部和东北地区疫情影响较小,就无必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恰恰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受疫情影响大一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这些地区企业的及时复工,又尤为迫切。如何把控好复工的节奏和力度,是当下的一大挑战。

同时,也要避免陷入一个误区,寄希望于一复工,就能把以前的损失找补回来。这是“沉没成本”,既然已经发生,就必须理性去面对。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修复产业链、供应链是当务之急。疫情冲击之下,尤其突显小微企业困境。供应链一断裂,可能会导致一批处于低端的中小微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值得庆幸的是,过去一个多月,正逢春节,大家手中都还有点存货;关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菜篮子”工程,还有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产品保持了基本稳定。

未来要继续重点保障服务于医疗卫生系统的生产企业能够满负荷地开工运行,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近期中央和各地根据疫情影响,因地制宜快速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比较及时到位帮助扶持了小微企业,起到了缓冲负面影响的作用。当前物价总体稳定,来之不易。供应链修复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但整体经济修复仍需假以时日,不能操之过急。

经济修复会是V型反转,但各地情况不一样。一季度,经济肯定要受到较大冲击,二季度以后会逐步恢复。我认为,各地千万不要刻意为了完成增长任务而硬拉经济,而是要顺势而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复工率,修复供应链;下半年,一些基建项目,特别是补短板的项目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疫情对经济有负面影响,但属短期冲击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此次疫情会对国际关系、国际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洪才:全球伸出温暖之手,我们心存感激之情。病毒不分国界,疫情是人类的共同挑战。应该看到,这次疫情也能凝聚人心,促进各国之间的协作,共同应对挑战。从积极的角度理解,这也不失为改善国际关系的契机。

疫情对全球贸易投资都有负面影响,但也是短期冲击。去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近32万亿元,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外贸依存度在30%以上。疫情之下,不难预料,肯定会有一些企业丢掉出口订单,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我相信,疫情也会促使企业调整思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中国外贸发展将会逐渐恢复正常。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同时,经济市场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徐洪才:目前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出现用工难的问题,部分工人返工受阻,企业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转。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一旦出现断裂,必然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当务之急,就是要修复供应链、产业链,先保运转,哪怕是低负荷运转。同时,也不要急于求成,一哄而起都开工。期望经济有一个大幅度飞跃,出现大幅反弹,这是不现实的。同时要谨防疫情出现反弹。

借此契机,还是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推进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释放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这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同时,关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目前,城市和乡村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还不够,还存在体制机制的障碍。统一的土地市场并没有形成,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仍需不断探索,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仍要加大投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未来要加大力度推动城镇化,弥合城乡之间的鸿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之所在。推进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后勤保障、国家治理机制等,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实际行动。

打好三大攻坚战,顺势而为完成目标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2020年是关键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何确保如期实现?

徐洪才:疫情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会有一定影响,但我们仍要尽力而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同时,对于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要争取完成。只要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5.7%,两个“翻一番”目标是可以完成的。目前的防疫形势还未到足够乐观的时候,如果疫情能在上半年结束,努力一把,是可以完成两个“翻一番”目标的。总之,要遵循客观规律,要顺势而为。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降低疫情冲击,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政策、市场、社会等各层面、各主体,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和应对?

徐洪才:近期,央行货币政策仍是朝着边际宽松的方向,但总的基调是不搞大水漫灌,继续保持稳健。同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减税降费双管齐下。要加强补短板重大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审核进度,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强化社会政策兜底的保障功能,无论是困难户还是企业,都要采取定向帮扶。尤其是对一些困难家庭,不光在经济上帮扶,在心理上也要加以疏导。

总而言之,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社会政策要发挥民生兜底作用,改革政策要加大力度。与此同时,加快落实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金融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动摇。企业也要因势而变,调整经营思路,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谋求新的出路。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从经济发展全局看,此次疫情留下哪些思考和启示?

徐洪才:第一,要把风险防控放在突出位置,警钟长鸣。黑天鹅事件让人猝不及防,未来还会有新的不确定性,要未雨绸缪,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风险防控意识。第二,改变生活方式,不胡吃海喝,不吃野生动物。摒弃陈规陋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持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并举。生态修复关系着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第四,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官僚主义、互相扯皮推诿责任等情况,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得以暴露,包括一些社会组织,都要痛定思痛,加大改革力度。第五,多难兴邦,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坚持改革开放方向不动摇,启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最后,振奋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这些精神都要发扬光大。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