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小锐说 | 贫困老人的捐款到底该不该收?

参考消息网

|

2020-02-14 15:36:21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文/十四心)

小锐评疫情之十九——

贫困老人的捐款该不该收?

如果在很多年前,或许这不会成为一个话题。为国尽力,不分长幼尊卑贫富贵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面对肆虐的疫情,当无数人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时候,贫困老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捐赠在感动无数人的同时,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他们大多自身并不富裕,有的甚至还在领取低保,但就是这群老人,义无反顾打开钱包踊跃为全国抗击疫情捐款。

山东日照68岁的环卫大爷捐了1.2万;辽宁本溪75岁的“米花妈妈”从事爆米花工作快五十年,捐2.5万元积蓄为医院购置“抗疫”物资;成都双流的老大爷捐出当环卫工五年的积蓄共10071元……即使是以普通人的收入来看,他们也都属于大额捐款。

辽宁本溪75岁的“米花妈妈”陈淑兰(新华视点微博)

而谈及捐助原因,根据媒体报道,小锐梳理了他们的如下现身说法:一是回报社会,“国家有难,我要尽力”;二是同情弱者,“在疫情面前,那些生病的人就像我的孩子”;三是同理心使然,“人家能豁出生命,咱不能做点贡献吗?只是为武汉人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不得不说,几十年来,正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才撑起了我们的万里河山。他们容易满足,感恩国家,默默奉献,如今又用行动诠释着大爱的真谛,我们必须向他们致敬。

小锐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表达爱国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为“抗疫”尽一份力的初衷。我们要好好保护这种初衷和爱心——这是今天这个时代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1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相互加油鼓劲。

没错,他们或许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上微博,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大概还是传统的报纸电视。他们无条件地信任这个国家和社会,而我们的有关部门和机构,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和托付,不要让底层人的善良被亵渎。

当然,有声音认为媒体不该“鼓励”贫困老人捐款,更有网友表示有关单位应该退回已收的贫困老人的捐款。

对于这种声音,小锐也很理解,这是另一种暖心之举,而且其实也已经发生。2月12日,黑龙江双鸭山一名八旬老人要捐款5万元,就被民警婉拒,“我们当时特别感动,但这钱我们不能收。”据民警介绍,大娘的老伴去世了,一个人生活,住的房子还是自己生火取暖的平房。

2月12日,黑龙江双鸭山一名八旬老人要捐款5万元,就被民警婉拒。(来源:经济日报)

事实上,提出“别鼓励老人捐款”建议的人们,以及现实中拒收老人捐款者,出发点和那些老人并无二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才可能对他人的生活苦难感同身受,而我们的社会,不就是应该在相互关爱中变得越来越美好吗?

这是观察中国的两个视角,而每一面,都诠释着人间的大爱。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如过去那样贫穷;今日中国人的思想,也越来越提倡多元表达和个体差异。这或许也是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深层次背景之一。

我们倡导奉献爱心,同时也支持量力而行;我们尊重并用心呵护父辈和祖父辈们的爱国之举,同时也希望他们能拥有幸福的晚年。今天我们看见了他们的爱心,当有一天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希望我们的社会也能“看见”,并为他们助一臂之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