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人民号首页,人民号缩略图,人民号logo

在路上|冬到地坑院

河北新闻网

|

2019-12-15 08:48:32

在黄土高原南部边缘的河南陕州,有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地坑院”,即在平地上挖下一个深达十米以上的巨型四方大坑,坑的四壁打上窑洞,人们居住其中。这些以“地坑院”群为主体的“下沉式窑居村落”,蕴着丰富的文化,载着厚重的历史,挟着质朴的民风,每每让初识其貌的游人叹为观止。

民居史上活化石

陕州这一场雪下得正是时候,纷飞的雪中,驱车行进在塬上,一处处地坑院村落全都笼罩在云雾中。

路过西张村镇一个叫庙上村的地方时,我停下车来观赏风景,远远看见马路边上的一片空地上,一个老者边扫雪边唠着闲话,从地下隐隐传出答话声,还有几声犬吠与鸡鸣。好奇地走到近前,地上猛然就出现了一个大方洞,站在边上,“大方洞”内情形一览无余。这是个精巧的院子,整个院落十几米见方,分割十分规整,四壁有窑洞模样的房屋,布局有点儿像北京的四合院。

我在地坑院四周走了两圈,却不见入口。扫雪老者很痛快地将我领到一个很不引人注意的入口。通过一段缓坡,再钻过一个地道式的门洞后,终于进入了地坑院。

置身其中,抬头观望,只见蓝天被“切成”了正方形,颇有坐在方井观天的感觉。扫雪老者自我介绍叫张留振,年已八十有余,是院子的主人,在村里从事果树种植。

院子大约七八十平方米,收拾得井井有条,中间一口旱井,用青石板盖着井口。扫视了一周,发现这座院落共有十个窑孔。正中间的窑洞向阳,还有半间窑洞的门隐在里面,有个诗意的名字叫“挂月”。而在正南方的院门门洞旁,为防雨所设的排水道清晰可见。跟着他再走上去,来到院外窑洞上面的打谷场上,搬开一块石板露出一个洞口,他告诉我说,这个洞口直通窑洞,以往打完粮食后,可直接从小洞将粮食灌入窑洞。

向下挖坑四壁凿洞

张大爷说起一辈子生活的地坑院如数家珍,“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在他的讲述中,地坑院也不是随便找块地方挖土就成的。相院、下院、打窑,都要按照严格的要求来做,而它的方位、尺寸、窑屋的数量,也都是十分有讲究的,要与山脉、水势、地气相融合,看来,地坑院虽说不用一砖一瓦,却有自己的风骨,说到底,还是中原文化的结晶。

“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张大爷描述了具体的建造过程,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方形的几十平方米的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其中一侧要挖成人畜出入的斜坡通道。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然后用砖砌起窑面,用瓦挂起窑檐,再修建窑腿。窑洞内用石灰抹平,还需开个天窗,以便于通风。院内一般都挖一口深达10米左右的渗水井,下雨时,雨水自然流入井中,避免造成院内积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井中储存的水还可以用来浇灌院内植物,调节院里的气候。张大爷说,由于院中小气候所致,每年院内的植被发芽早、落叶迟,生长茂盛,院中的空气也因此甚为清爽。

张大爷曾听老辈人讲,最早的时候人们挖个坑下去居住,是为了避寒挡风,后经过一代代人的改进,逐渐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地坑院。在豫西这一片黄土高原上,地势平坦,没有山崖可以依靠,但黄土高原的土壤结构多为又深又厚的黏土,比较坚实,适宜建造生土建筑,使得当地人最终创造了地坑院的独特民居形式。

躲进小院成一统

晴好的冬日,温暖澄净的阳光把树影投射在地坑院的墙上,看上去像是定格的皮影画面。地坑院里晒暖儿是最好的。深居地下,冬日肆虐的风再狂暴,到了这里打个旋儿就偃旗息鼓没脾气了。“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这是流传于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是无数庄稼汉的理想生活,黄土塬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

张大爷十分热情,领我们在院里上下参观,又把我们让进窑里。窑洞很深,主人家收拾得干净整洁,靠窗的是土炕,墙上贴着有乡土气息的墙围纸,还有色彩鲜艳的年画。

张大爷感叹说,冬天在地面的瓦房里要用很多煤来烧火炕,但在地坑院窑内捡点炭就能把整个窑洞烘得暖暖的;到了夏天,地上气温三十多度的时候,住在地坑院中,睡觉时还要盖棉被子。他总结了地坑院的三大好处:一是隐蔽性好,住着安全,从远处看过来一片荒野,待近前二十多米才能看到地坑院的上边沿,故为古代躲避战乱和贼匪的好地方。二是实用性好,窑洞内冬暖夏凉,一旦有事吃粮吃水无须出院。三是屏障性好,可避风沙。真可谓“躲进小院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陕塬厚土孕神奇

渗井也会有满溢,一如地坑院的历史。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很多古老的地坑院渐渐被人们填平,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地面上搭建砖瓦房。张大爷叹口气说,“我们村,曾经是一个地下村落。那个时候,全村多数人都住在地坑院中。现在剩下不多了,留存下来的地坑院,也大都年久失修了。”

这座地坑院现在只住着张大爷老两口,孩子们有的在城里买下房子,有的在村里盖起了房子,只有逢年过节回来看看住在地坑院里的父母。

可喜的是,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地坑院保护被列入相关部门工作议事日程。他们为保护好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开始联合当地的居民,搞保护性民俗特色旅游,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也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在,在陕州区三大黄土塬上,集中连片的地坑院村落仍有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张大爷所在的庙上村有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也已焕然一新。“陕塬厚土孕神奇,八方宾客话绝妙。”无论如何,有院为证,这一段现代文明社会里的穴居历史不会湮灭,这奇巧的地下建筑亦不会变为传说。

从空中俯瞰,冬日地坑院,仿佛拓在雪地上的方形印章,又如雕刻在大地上的一个个“回”字。回——回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坑院是一个能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一座地坑院的历史,就是一部时代的变迁史!

(燕都融媒体特约撰稿 影子 文/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写下你的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实时热点